1)第436章 培养CMOS供应商_我能提取副作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6章培养CMOS供应商

  王大力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光学成像技术对于图像亮度和清晰度至关重要,是内窥镜产品最基本的准入门槛。

  主流内窥镜使用的都是CCD,CMOS用得不多,而且很少用在高端设备上。

  大家都知道CCD好用,问题是想要高端的CCD图像芯片,没有地方买。

  最合适的元件,自然在奥林巴斯那里,它们用量大,定制了专用于医用内窥镜的CCD芯片,功耗小不说,功能还很强大,像素也非常高。

  不过,这样的元件,人家肯定不会卖。

  其次,就是那些相机公司了。

  樱花国的相机,闻名于世,CCD芯片几乎被几大巨头所掌控。

  尤其是医疗和科研领域,尼康的电子显微镜,滨松的数字切片扫描设备,以及富士和宾得的内窥镜,就是凭着CCD的高端技术,才能拥有垄断地位。

  这样的局势下,国产内窥镜想要在竞争中胜出,可谓难如登天。

  不过,图像传感器并不只有CCD一种选择。

  CMOS的崛起,使得图像传感技术切换到了另一个路线,从而带来了打破日系垄断,弯路超车的机会。

  CCD和CMOS都属于半导体类的图像芯片,主要功能是通过感光元件,将光学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学信号。

  两者各有优劣,CCD像素高,噪点低,灵敏度高,但是体积大,价格贵,工艺复杂,耗电,发热,速度慢。

  CMOS倒是除了像素低和噪点高外,其他全是优点,不但体积小,集成度高,成本低,能耗也小,速度还快。

  这在要求不高的民用领域优势就非常大了,所以民用领域,已经彻底被CMOS芯片所占据,比如手机和数码相机之类用的都是CMOS。

  但内窥镜对图像质量要求极高,对图像细腻度和色彩还原度标准也很高。

  通常内窥镜厂家都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模式,不但使用高端的CCD芯片,还有独特的软件技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才能提供4K高清图像。

  就好像手机镜头需要软件调试,滤镜全靠算法,内窥镜其实也是如此。

  医生在操作内镜的时候,移动内镜会产生模糊图像,通过降噪算法可以保持图像的干净清晰。

  另外,还有滤波技术,边缘增强技术等,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病变组织的特殊图像,进而实现对病变的定量分析和定量诊断。

  陆庭峰沉思片刻,不得不承认,要找相机公司买芯片,恐怕并不容易。

  “大力,那你觉得呢?CMOS芯片能做出高端内镜吗?”

  王大力信心十足道:“胶囊内镜使用的就是CMOS图像芯片,采用了独有的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因此成像还比较清晰。不过由于体积限制,我们没有采用高端芯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