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6章 人造器官市场的搅局者_我能提取副作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6章人造器官市场的搅局者

  接下来几天内,慢性肾炎药物,抗氧化药,哮喘药,降糖药,消炎药,超声血管,仿生无痛注射器,人造血管,以及人工心脏等项目都纷纷立项。

  那五款药物还好说,混在三清所有管线的数十款在研药物中,不算引人注目,只要稳步地推进临床试验就行。

  但一口气抛出的三款医疗器械产品,其中还包括人工心脏,人造血管这种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就让陆庭峰大吃一惊了。

  “卫总,您这,这三个项目看起来都很高端啊,恐怕不是短期内能见到成效的。”

  陆庭峰看着面前的资料,一脸震惊,话都说不利索了。

  “人造血管,人工心脏,这都是最前沿的技术,这您都能搞定,真是太厉害了。”

  “呵呵,不全是我的功劳,我只是对此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改进。”

  “主要功劳还是在盘古研究院,那边有不少天才科研人员,跟很多科研机构也都有合作,经常会有一些不错的技术成果。”

  卫康一语带过,笑着说道:“反正先立项吧,实验室能搞出来是一回事,能工业化量产又是一回事,能不能把投资的钱都赚回来,就看你们的了。”

  “我懂,这个您放心,包在我身上。”陆庭峰也没多想,一口答应下来。

  主要因为这些项目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在现实中的研究都已经很成熟,不但是有了从0到1的突破,还从1发展到了10,只不过还没从10发展到100罢了。

  其中的人造血管,在上世纪50年代就研制成功,并开始临床应用,只不过主要制造材料都是涤纶,聚四氟乙烯,聚氨酯(PU)等高分子无机材料。

  但迄今为止,这些高分子材料的人造血管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高标准。

  主要问题就是只能用于大血管置换手术,无法满足小口径人造血管的需求。

  此外,PU在体内长期使用后还会发生老化降解和钙化现象,出现裂纹,甚至全部损坏。

  这些主要是外源性植入材料引发免疫系统的攻击,发生了炎性反应,从而诱发的氧化降解。

  除此以外,6毫米以内的小口径血管的研制一直是国际难题。

  小口径人造血管主要用在心脏搭桥手术上,每年有100万心脏患者的缺口,属于高科技高价值的耗材,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在没有小口径人造血管的情况下,病人只能使用自己的血管进行移植,来源非常有限,而且会给人体造成巨大的创伤。

  而人造血管越细越贵,8毫米内径的人造血管15厘米价值4000元,4毫米内径的就动辄上万。

  国内外对此早有研究,都将目光放在了蚕丝等生物蛋白质材料上,只不过一直都没有可用的产品问世。

  三清的人造血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