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2章 独揽东吴_三国之经天纬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郡本地任职,也是避免了他与当地大族休戚与共,沆瀣一气的弊端。

  况且顾雍初到交州,人生地不熟,很难有什么施展的空间,必须倚赖和仰仗孙权助力才行,这样交州便也等于由孙权直接统属一样,他还是大权在握,杜绝了顾雍裂土称雄的可能,可谓一举两得!

  而张昭,我们说过,此人一向懒于政务,动动嘴皮子可以,但让他亲手处理那繁巨的政务,这老头便力不从心了!因此,让他担任吴侯府长史一职,看似东吴最高权力掌握者,相当于丞相,可却也是挂名,权力还是掌握在孙权的手中!

  至于周瑜,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明升暗贬,大都督一职虽然予以了保留,可东吴军事,孙权以后将军的名头,全都一把抓,这大都督一职几乎形同虚设!至于随县亭侯和镇西将军,更是属于荣誉称号,毫无实权。

  唯一有点实权的,便是江夏太守一职,至少这一郡的军事政务,皆应出自周瑜之手。可周瑜原本是江东大都督,有节制所有军事要务的权力,眼下却只能沦为地方郡守,这个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鲁肃其实是最委屈的,他从孙权将军府的核心权力圈,被彻底排除在外,成了微不足道的地方官,前途一片渺茫!

  刨除鲁肃的境遇,从孙权对其他人的加封和任免,明显可以看出,他在属于东吴的新时代里,力图去除旧江东权臣影响力的决心!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孙权几乎是把整个东吴的权力,牢牢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从今往后,再没有人能挑战他的权威了!

  然而,周瑜和张昭受托孤之命,劳苦功高,这么多年执掌大权,影响力不是一天两天便能消除的,孙权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啪乱响,实际的效果却未必有他设想的那么好!

  见风使舵,眼见张昭和周瑜不行了,便立马改弦更张,倾心投靠孙权之人确实不少,但念旧和固执的人,其实也挺多!有些文臣,尤其是流亡北士,依然习惯性地以张昭为首,对孙权多少缺少敬畏;武将们,尤其是周瑜一手提拔起来的诸如吕蒙、潘璋、陈武、丁奉等人,更是对周瑜惟命是从!就连老将程普、黄盖和韩当等人,也多少对周瑜的境遇,略感不平,似有怨怼之声!

  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孙权太过心急,对于这种劳苦功高的顾命重臣,他的处理有些过激,寒了众人之心!另外,孙权才二十多岁,年纪太轻,资历、功劳和威望,还不足以震慑群臣,骤然独揽大权,众人岂能心服?

  尤其是此番荆州大战,江东可谓是大败亏输!空耗兵马钱粮,损失精锐,若不是刘纬的恩赐,孙权几乎一无所得!可这份所得,却是有代价的,东吴从此背负上了一笔巨债,需要分十年还清,孙权拿了人家的好处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