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落幕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津镇守使。他们和段祺瑞一样,都看到张勋入京后的乱局对自己有利:段祺瑞的目的是要重新复出,而作为直隶督军的曹锟却是要在北洋政|府中分得一杯羹。

  复辟前的府院之争,那是段祺瑞与民国元勋黎元洪的个人恩怨。当一个无兵无权远离大本营的黎元洪就能搅得时局不安时,直系人马便看出了段祺瑞的弱点来。不能让他专美于前,自己人也要在这场乱局中谋得一点好处不是?

  段祺瑞已经攻陷北京取得头功,那么直系能把张勋的重要帮凶冯德麟抓住也是大功一件、刷存在感最好的方式。于是,一声令下,冯德麟、张海鹏及下属官兵二百名并一同拿获。为了高调宣布存在,曹锟在天津大肆用报纸宣扬此一功勋,并得意地说:“此等跳梁小丑,岂容他在直隶横行?”

  他知道段祺瑞在推动张勋复辟一事上的手脚,因此大张旗鼓地宣布要在天津公审冯德麟一行,以给段祺瑞施压,来谋得政治上的好处。他相信以段祺瑞的成熟,一定要和他讨价还价。自老袁死后,北洋已经分裂为直、皖两系,他以地头蛇之势脚踏两只船已经很久了。

  段祺瑞不能坐视冯德麟被“公审”,那不是要把他的丑行暴露于天下吗?于是派人接洽曹锟,许以直隶督军兼省长来交换冯德麟入京。

  还有那个陆军部尚书雷震春,风光没到几天,逆军就攻进北京,雷震春只好化装成苦汉,拉着人力车仓皇出正阳门,想从东车站逃走。没想化装技术不过关,很快便被人认出,结果仍旧被抓。后来有人在报上画了一个滑稽画,并配了一联:“不在紫禁城骑马,却来正阳门拉车!”

  雷震春无疑是最倒霉的,但绝不是最先逃走的。最先逃走的夫子康有为,他老人家从戊戌变法失败后便东躲西藏,逃跑的经验最足,因此,这次他仍旧化装成老农,逃之夭夭。

  据说,康有为开始并不想逃跑,而是想去法源寺剃度出家,结果被同乡梁鼎芬识破并大骂道:“你早不剃发,晚不剃发,偏偏在这晨光出家,这不明摆着是想脱逃吗?”

  康有为说:“胡说,你几曾看见我逃跑?”

  梁鼎芬大笑道:“戊戌之役,你若不逃,岂能活到今天?你这次来,既然想做复辟功臣,就不要怕死,怕死就别来。成则居功,败则惜命,有你这样的圣人吗?从今天起,我不承认你是广东人了。”

  不知是对此一段历史的总结或是掩饰,作为复辟的重要参与者,梁启超后来曾有诗曰:“

  围城惨淡睹龙争,

  蝉嘇声中听炮声。

  诸帅射王敢传檄,

  群僚卖友竟称兵,

  晋阳兴甲何名义?

  张柬无谋召丧倾。

  信义云亡人道绝,

  龙祣收影涕沾缨。”

  政治态度虽有问题,但诗却不错,将复杂曲折的复辟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