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9章 外交家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责无旁贷。

  在他的要求下,直系也发出声音,赞同张汉卿的主张,这让远在上海的孙逸仙感到不安。如果直奉从此联起手来,基本上统一的中央政|府内部将再无国民党的立足之地,他的国民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中央各派系的不和促成的…

  而且张汉卿的手段他已经领教过了,是个真的敢于向他全面开火的“硬汉子”,“张大炮”的外号不是白起的。为了在将来的政局中不至于被边缘化,他还需要奉系的力量,因此不能恶化双方的关系。他指示国民党在北京的议员们,停止对张汉卿的炮轰。

  没有了后台的帮助,王正廷因为少帅的骂而在外交部呆不下去了,他选择了提前退出政坛去专任那让国人当时一直搞不懂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了(王正廷就在今年当选,他因此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

  据说黎元洪总统当场就批了,没有给他一点例行性场面上的挽留…

  其实这样也好,因为这时候的北京政坛,已经遍是奉系的人,他一个被少帅骂过的行政官员是不好再混下去了,奉系全面掌握中国大局已经为时不远了。

  苏俄代表团还在向其国内密报结果等候指令的时候,张汉卿搬进了他在北京的新大帅府----原顺承郡王府。

  这是一个很“另类”的王府,在北京那么多的王公府邸中,它有两点是别树一帜的:按清代制度王府前面应该有大狮子一对,唯独此家没有;王府的正所即正殿前都不种树,唯独这个王府的大殿前种了四棵高大的楸树,从街道很远地方就能看到它那虬枝杈丫的树冠,据说从明朝开始就留下来的。

  它本来是清朝礼烈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廉的二儿子克德浑的王府,它在雍正年间曾因在西北战败被罚,元气大伤,当时的王爷把家产变卖一空。这场处罚使得它一蹶不振,以至于老北京人有了“锦什坊街怎么那么长,里头住着穷郡王”的顺口溜。

  传到第N代之后现在袭爵的是现任顺承郡王文仰宸。因为生活压力大,他在民国六年通过熟人把王府租给当时的红人徐树铮,之后奉系进入北京,汤玉麟便占着这个地方。老汤调热河后,这里便成了张作霖在北京的落脚点,现在张汉卿名正言顺地进来了,这里便称为北京城的大帅府。

  张汉卿自住王府,他的卫队大部分住在历代帝王庙。

  这里后来改为全国政协驻地,原府则改为一桌至少1888元的奢华大酒店了。对于后世月工资可能在这里吃不了几顿饭的张汉卿来说,能够住进王府的感觉是美妙的,那是一种难言的心灵上的慰藉:可能住的床铺还没有东北的炕头来得温暖,但毕竟是王府矣,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家!

  这里很快成了北京城最繁忙的所在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