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6章 易帜风波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引。历史上的东北易帜,易的就是这面旗子。但是其后它也没有就此殒落,它成为抗战时期亲日政|府的旗帜,继续发挥它的余热…

  就是在此时,围绕这一面旗子,各党派势力开始了激烈的争执。这是一个方向性的观念:最终用了谁家的,标志着谁最终取得胜利。

  段祺瑞等北洋系认为五色旗已经被当时的袁世凯以“临时大总统令”正式颁布,且已经使用了12年之久,并被中外所广泛认可,建议保持。这个很好理解,毕竟自诩“三造共和”,如果旗子都倒了,相当于把他的成绩一笔抹掉----北洋都没了,还谈什么造共和的功绩?

  孙逸仙和五色旗斗了十几年,现在有机会推翻,当然当仁不让。不过他要求使用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在张汉卿看来有些过分:南北打了这么久,如果换上国民党的旗帜,是代表北方输了还是怎地?难道人民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是要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吗?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想在谈判桌上获得,可能吗!

  不过对势力最大的张汉卿一系坚持要使用人民党的党旗五星红旗,国民党和皖系也都反对。人民军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旗帜再按照他们的来,这“国家统一委员会”可就实打实地被人民党统战过去了!

  所以各方一直形不成统一的意见就再正常不过了,这也是所谓西方式皿煮的共性: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畅所欲言的背后,是一盘散沙、毫无效率的扯皮。

  除非在议会里有一个十分强大且具有支配性地位的党派,可以在内部形成决议后直接以压倒性优势表决。

  这时候,议会的意义才体现出来。因为“为什么而表决”和“某个提案到底行不行”相比,后者只举手、投票或者到后来进化到按一下按钮就行了。

  如果人民党控制议会?

  党内实行皿煮集中制、议会实行集中皿煮制,这样决策的过程会迅速得多,对外仍然符合皿煮的思潮,毕竟在现代有些西方国家,议会里是有垄断性的大党存在的。

  这个想法在张汉卿的脑海中只一瞬间便扎了根。

  在一番争执后五色旗首先退出了舞台,这是张汉卿代表人民党系先让一步,为的却是大踏步前进。

  张汉卿认为中华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以五色旗乃前满清官旗、五色代表五大民族之分配代色取义不确、及五色上下排列违背五族平等等理由反对五色旗。

  当然,努力消除老奉系对人民党内的影响是一个附带的功能,毕竟五色旗倒了,在心理上会对一些老奉系产生影响。情感移势之下,势必会寻找新的心灵寄托。

  这一点得到孙逸仙的赞同,因为他也是积极反对五色旗理论的重要推手。孙岳等肯定也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