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98章 突破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军指挥官咆哮着要求己方炮火支援时,对面传来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响,密集的声音响彻云霄,近处的日军都能听到履带碾压冰雪的嘎吱声。

  最令人闻风丧胆的中国坦克来了!

  经过几轮|大战,日军内部已经普通了坦克的知识,知道用配刀和步枪是无法击毁这种庞然大物的。但是对于如何阻挡它,日军内部却争论不一。

  有人主张用炮轰,理由是尽管它是钢身铁皮,总不可能是穿甲|弹的对手。日军也做了试验,结果是75MM口径的直瞄炮完全可以在正面一公里内击毁它。

  有人主张用炸|药或者地雷,这两者无论主动或被动,都会对其履带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从而使其彻底失去作战能力。在前者,日本不乏舍身成仁的武士,放炸|药不会困难;对于埋地雷,对后期立主防守的日本兵来说,还是相当乐意去做的,守着看坦克被炸掉多好!

  还有人主张用壕沟。只要足够宽,可以让坦克寸步难行。所以日军阵地前沿都敷设地雷,壕沟也挖得足够并行走两匹马----反正时间够多,日军的工兵能力也很强。

  唯独没有人试图以另一辆坦克来对付它。

  后世已经证明,对这种集防御力、火力和机动性于一体的庞然大物,除了立体的攻击以外,想正面打败它的最好的武器就是另一辆坦克。

  在疾驶的坦克集群中,扔炸|药是一个拍脑袋的想法:如此多坦克自带的机枪是摆设?两条腿能追得上时速高达数十公里的铁疙瘩?炸|药放不到要害只是给它挠痒痒!

  经历一个冬天,日军的这点小把戏中国军队早就清楚了。不就是铁丝网、地雷和壕沟吗?历史已经证明,再好的防守也不如进攻。

  比如铁丝网,它对步兵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对坦克完全就没有用;地雷看起来对坦克有一定制约,但是几百公里宽的战线上需要埋设多少地雷?

  面的突破很费,但点突破呢?不就是突前几辆可能有损伤,但不影响后人踏着前人的脚印走啊?特别是担任突前排雷任务的20辆27式,事前都加厚了防雷履带,一般的防重装车辆的地雷对它效果不明显啊!

  看着后继坦克跟着它们鱼贯而行,花费了数亿日币代价不菲的地雷防线就被顺利突破了,远处的日军指挥官气得要吐血。

  至于壕沟就完全是个笑话了。一战时坦克都可以“背负”枕木突破两米宽的壕沟,在朝鲜冬天坚硬的土地上,防坦克战壕至少需要挖宽到两米深四米宽以上。先不说这相当惊人的土木作业量,即使挖成了,中国人会傻得直接往里跳?随便找个地方填平一块土不就行了?

  别说,中国人民军就是这么干的。

  在重炮轰炸下,一些壕沟的垒土被炸碎然后落在壕沟里。这样一层一层的落,有些地方的壕沟里很快就铺上松软的一层。

  几辆已经加装了推铲改装成推土机的坦克快速逼近,放肆地把新旧土块连雪铲进壕沟里。机械化作业的速度比手工快多了,很快地日军前沿就有几块已经将要铺成土路。

  形势十分危急,如果让中国坦克群顺利通过,接下来的战事就将是一场噩梦!阻止这些推土机坦克势在必行,于是被称这蝗军支柱的步兵班组立即自发地形成爆破小组要炸掉这些推土机,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十分困难。

  因为当初为了能够阻止中国的坦克,日军把防坦克壕挖得极宽极深,要炸坦克必须跳过这条战壕。可是,考虑到日军普遍腿短矮小的身材,两米的高度就很为难他们了,特别是还要背着沉重的炸|药包。另外中国坦克的机枪也不是吃素的,而且还有蜂涌而至的步兵作为护卫。

  除了腾空而起的靶子及很快就形成的血人外,这些帝国勇士无一例外地倒在了自己挖的壕沟里,很快与翻落的土壤合为一体,为人民军坦克的通过贡献微不足道的力量。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