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暗战(一)_倾城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雀历121年8月15日,孔雀帝国公民下院正式成立。

  狂热的民众自发举行了通宵达旦的庆典,史无前例的奴隶制共和政体终于成为现实,四神文明史上不朽的丰碑傲然矗立于朱雀大陆。

  121年9月1日,首届有公民代表列席的元老院扩大会议召开,枢秘左使、天香君叶倾城当选为首届护民官。由于当时的会场席位有限,公民代表只好站在元老院外回廊中旁听,从此以后,公民下院又称作“回廊下院“。

  列席的357位发言人分别来自全国个大领地、都市,由当地民众推荐选举得出,分别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大行业的代表。作为一个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大帝国,孔雀王朝的公民代表不可能包括奴隶、无产者以及其他行业的最层民众。

  这些发言人代表的是以下三大新兴集团的利益,即大地主、大商人、手工业行会领袖。他们主要是由中、小领主、新兴地主、新兴资产者以及落没贵族转化而来,统称为“下院阶级”。

  若从后世的眼光来看,所谓的“公民代表”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于当时以奴隶主贵族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相比,进步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对于底层民众和奴隶的态度上,“下院阶级”与旧的奴隶主贵族也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下院阶级更接近于民众,他们渴望的是土地与金钱,而非贵族地位与功勋,对于劳动力的需要也不再满足于“奴隶=会说话的工具”的低下水准。

  大商人想增加利润,就不可能只为贵族阶级,必然需要扩大下层民众的消费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只有老百姓有钱,他才有得赚。

  土地所有者(地主)需要农业劳动力,为了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主动、自觉的提高农业收益,他们倾向于“给予农奴更多的自由”。

  大手工业者需要熟练的、拥有一定技术的工人(学徒),作为先决条件,被雇用者必须是自由劳动者。

  综上所述,“下院阶级”的出现,正暗示了帝国奴隶制政体开始走向崩溃。

  曙光在前,时代的更迭的车轮轰然启动,至于最终将驶向何方?笔者也无可奉告,那已经超出了本书的涉及范围。

  为期半个月的“下院会议”结束后,各领地的发言人都留下了一大堆急待解决的事务。119位下院理事立刻被派往各领地、城市办公,身为首席护民官的倾城,则负责处理京畿附近的事务。

  从9月15日开始后,倾城以护民官领巡检大臣印,倾城视察京郊各地,遍访大大小小的居民区、难民营、临时居住点,体察民情、安抚民众。

  9月末,巡检归来的倾城向元老院提交了报告书,列举了改进农具、兴修水利、改造引水渠、统一全国职业体系、建立全国总商会等四十八条议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