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43 章 开始炮击_抗战科技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分钟,东京各炮台就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220毫米以及280毫米的巨炮,一个个都指向了海面。

  在前几年的时候?日本政府为防御北洋水师和俄太平洋舰队对东京湾的入侵,准备用人工填海的方式在东京湾入口处用填海造地的方法修建了三座海堡(海上堡垒)?用作海上要塞炮台。

  计划中三座海堡是东京湾防护体系的一部分?其余要塞包括横须贺军港周边的夏岛炮台、笹山炮台、箱崎炮台、波岛炮台、米ヶ滨炮台?千叶县房总半岛的元洲炮台、金谷炮台、大房岬炮台、洲崎第一炮台、洲崎第二炮台,以及神奈川县三浦半岛的城ヶ岛炮台、千駄崎炮台、千代ヶ崎炮台、观音崎炮台、三崎炮台、剑崎炮台、衣笠弹药本库和大矢部弹药库,由东京湾要塞司令部管理。

  但是由于日本经费的问题,到了现在只建成第1炮台。

  位于最东边的是第一海堡,1881年8月开工,1890年12月完工,共使用7万立方米石材、13万立方米砂,工役32万人。海上面积23000平方米,建造费用38万日元(合今天的35亿日元)。第一海堡配置的武器为280毫米榴弹炮14门、190毫米加农炮1门、120毫米速射炮4门、75毫米速射炮4门、机枪4挺、探照灯1台,兵装费用116万日元。

  而第2炮台,是在1890年开始建设,由于经费紧张工期浩大,现在只是建设了一半。

  而第3号炮台更是连影子都没有,也只存在于日本大本营的地图上。

  因此刘海这一回面对的,只是日本建成的第1号炮台以及它附近的一些小型堡垒。

  如果是没有四艘依阿华战列舰加入的南洋水师的话,遇到这些障碍还是有些麻烦的,毕竟军舰和海岸炮进行对射,最后吃亏的都是军舰。

  不过现在有了4艘伊阿华级战列舰,他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对方射程之外,对对方的堡垒和大炮进行一一点名。

  因此刘伟在率领着南洋水师的舰队到达东京湾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一片紧张,许多地方已经升起了浓浓的烟雾。

  这倒不是日本海军发生了什么火灾,而是日本海军故意点起烟雾,用以降低南洋水师的炮击精度。

  如果是在没有炮瞄雷达的时候,这一招还真管用,至少能让南洋水师的炮击精度下降两个等级。

  但是这一回,因为有了四艘依华级战列舰,她们上边可装置的另外一个位面八九十年代所生产的炮瞄雷达,而且依阿华战舰上还有比较先进的火控系统,因此日本人的这些安排完全是做了无用功。

  随着南洋水师越来越靠近东京湾,南洋水师的整个面貌也呈现在了日本人的眼前。

  他们当先看到是4艘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的巨大战舰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