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资料)辽及阳太子河的相关传说_重生抗日之风起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年改辽阳府为东京,为辽国五京之一。公元1116年,金国攻克辽阳,沿袭辽制,仍为国之陪都。辽金时期,城内的广佑寺得到了扩建和修葺,成为辽东佛教活动中心。广佑寺在义和团运动时期被沙俄哥萨克骑兵焚毁,唯有佛塔幸存。这座佛塔因塔身涂有白垩,晴日下显灰白色,俗称白塔。r

  白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通高704米,为国内高度排名第五的古塔,由基座、塔身、塔檐、塔刹四部分组成。台基为砖筑八角须弥座,每边宽103米,高94米。塔身的八个面上,每面都是一个佛龛,龛内雕坐佛一尊,背后衬以火焰纹,门龛左右各置一胁侍。坐佛、胁侍头上有垂幔式宝盖,宝盖上方一对飞天。塔檐的第一层有木质方棱檐椽,椽上斜铺瓦垄。第二层至第十三层逐层内收,各层均有涩式出檐,每两层之间置立壁,壁悬铜镜,共96面;8角外翘,飞椽远伸,椽头下系风铎,共104个。白塔上部为塔刹,由双层仰莲承托覆体,中间竖一高95米的铁刹杆。自下而上穿接圆光(火焰)、五颗宝珠、相轮,顶端置铜质刹帽。刹杆上挂八条铁链,与八个铜宝瓶相连在塔脊上。r

  白塔四平八稳的矗立千年,俯视着脚下这片土地的繁华与战火,巍峨庄严,白衣素影,如观自在菩萨一般沉静平和。夕阳西下,晚霞将尽,无数的鸟儿绕塔盘旋,黑压压的一片。r

  在明代时,辽阳为东北第一名城。城墙用砖包砌而成,城高约10米,周长约8公里,设城门六座。南城二门:左名安定,右名泰和;东城二门:左名广顺,右名平夷;西城一门,名肃清;北城一门,名镇远。每门上建城楼。其中平夷门外有月城,设瓮门,以为防御之用。城墙四隅,皆有角楼。东南名筹边后称魁星楼,东北名镇远,西北名平胡,西南名望京。努尔哈赤如何渡过太子河的,后世并无记载,民间才会传说是踩着螃蟹过去的。他攻打辽阳之战采用了引诱守军出城的计策,凭借八旗骑兵野战之长首先围歼了守城军队的机动力量,之后同时猛攻东、西两门。激战中,城内小西门火药库突然爆炸,顿时瓦解了西门的防御力量,八旗兵冲入城内。辽东经略袁应泰怀抱朝廷印信,与家人仆从火焚镇远楼,殉城而亡。r

  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八旗军占领辽阳。四月,努尔哈赤下令迁都辽阳。由于当时辽阳堪称东北最大的城市,给守城带来了极大困难,所以,努尔哈赤兴建了东京城,该城周长38公里,有八门,城内有八角殿和皇宫等建筑。从此,后金将明朝统治东北的中心变为都城,为其以后的继续壮大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今日,向辽阳城东五里,太子河右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