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武魂_最终武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弟子,****义自然知道这方面的知识。

  ****义的脸上露出一丝困惑之色,说道,“刘大哥,你不知道什么是武魂吗?那你是如何觉醒‘九婴’的?”

  ****义思索了片刻,然后惊愕的说道,“难不成,刘大哥你是自行觉醒武魂的?”

  刘若水连武魂都不清楚,更不知道什么叫自行觉醒,只是含糊的点点头,听****义的解说。

  通过****义的讲解,刘若水渐渐知道了武魂的由来。

  按照****义的说法,武魂存在的根本,在于“外息”。

  其实,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虽然要比大唐世界高级一些,但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拿****义来说,他修炼的过程,其实也是沿着“炼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返虚”,“炼虚合道”这几个步骤。

  不过,因为这个世界的天地能量更为丰富的缘故,这个世界的武者修炼的速度可要快上太多了。

  至于这个世界的巅峰层次,刘若水大致也判断出来了。因为按照****义所说,几百年前的“西楚霸王”项羽乃是古往今来第一强者。如果****义没有胡吹的话,项羽是真的能做到“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真的能靠着自己的肉身力量将一座小山拽出来,然后丢出去。

  这样的实力,刘若水虽然远远不如,但并没有超乎他的想象。按照刘若水的估算。项羽的实力虽强,但顶多比自己高出一个层次,达到“人仙”的境界罢了。

  真正引起刘若水注意的,乃是****义提及的“外息”。

  所谓“外息”,其实和真气相似,也是“气”的一种。但这种气并不是存储于人的丹田或是经络之内,而是附着于人的体外。

  “外息”和“真气”不同,外息的强弱并非是靠武者修炼而得来的。一个人外息的强弱,和真气并无太大的关系,而是取决一个人的“心性”。

  按照****义的说法,“外息”一般拥有两种提升方式。一种是武者选择的方式,乃是通过不断的杀戮去凝聚杀气。杀的人越多,身上的杀气越多,他的外息就会越强。用这种方式所凝聚的“外息”一般称之为戾气。

  戾气的颜色呈黑色,形状为雾状,性寒,主阴,但凡征战多年、手中杀戮过多的武人,这种气就愈加明显。

  另一种方式则是文人选择的方式,乃是通过读书,静坐,以此去明见心性。随着这个人的心性不断提高,他的外息也会不断增强。而通过这种手段所凝聚的外息,则被称之为“祥气”。

  颜色呈白色、无形,性热,主阳,但凡阅书百卷,学富五车的读书人,这种气也就愈加明显。

  而所谓“武魂”,其实是一种美称。武魂其实就是那些游荡在天地之前,迟迟不会散去的“妖魂”。

  在上古年间,人类其实并不是大地的主宰。世界的主宰其实是那些难以计数的凶兽。人类之所以能够占据这片土地,乃是华夏族人的先祖披荆斩棘,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开辟出来的。

  而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人类和凶兽进行了无数场大战。

  战斗的结局,自然是人类胜了。原本占据整个大荒的凶兽,几乎被人类斩尽杀绝。虽然可能会有少量幸存的凶兽,但也被人类赶到那几处绝地去了。

  不过,虽然凶兽差不多被人类斩尽杀绝。但有一些凶兽,尽管它们已经死了,但却并没有“死透”。

  它们的肉身的确死了,但它们的妖魂却依然生存下来。然后,念念不忘的要向人类复仇。

  因此,那些杀人无数,一身戾气足以惊天动地的武者,并可能会收到这些妖魂的青睐,以此向人类“复仇”。

  这,就是“武魂”的来历了。(未完待续。)

  PS:(求月票,求订阅。)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