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章 粮食才是‘基础’_从明末开始生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票,对着两个牙人说:“怎么样,可以交易了吗?”

  两名被文启东的表演惊呆了的牙人,听到问话,连忙躬身点头:“啊,可以,道长,可以交易了,道长您歇着,让您的伙计来办就可以了……”

  两名牙人,看到道士拿出了一沓银票,本来躁动的心,被文启东两脚一抓的表演,看的心中没有了一点杂念。

  之所以没有扮猪吃虎,玩反转打脸的戏码,是文启东心境提升后,已经不想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去浪费表情了。

  提前发出一声‘虎吼’,把这些想偷偷摸摸的‘老鼠’直接‘吓走’,免得费功夫去清场。

  知道了道士是一头‘猛虎’,平时也只能欺负一下普通人的牙行牙役,陪着小心,顺利的办完了骡马的交接。

  得知文启东一行还要购买马车,还热情的把一行人带到了车行,很是狗腿的向车行老板介绍,文启东是他们的重要客户,让车行老板给个优惠价。

  文启东向车行老板订购了二十辆马车,让店铺掌柜的要給马车加上车辕挡板,以及防雨的车棚。

  银子给的足,对文启东这样的大客户,掌柜的当然一切都好说,保证三天内把马车按文启东的要求弄好、备齐。

  有了骡马和马车,剩下的就是招赶车的车夫和购买粮食了。

  文启东之所以搞这些事情,是看到一路上的流民居无其地、食无其所,想到自己现在不缺银子,已经能救济一部分难民了。

  自己的山谷外,山地和平原的交接处,都是大片的低矮土丘和荒地,原时空的后世,这些地方光是种地的农民就有上万户。

  只要做好水利设施,这些荒地开垦出良田后,养活几万流民不是啥问题。

  干啥事都得有个基本盘,自己现在收集个几万流民,在自己山谷外种地,等到这个时空十几年后,天下大乱时,有几万民众在手,进退都能自如。

  等待马车的三天时间,文启东也没闲着,跑了几家粮店,预定了一千多石的粮食。

  作为农耕时代的硬通货,粮食都是掌握在各地的官绅富人手中,文启东发现,能在州县城中开粮店的,就没有一家是没有靠山的普通商人。

  一两千石的粮食交易,就是在保定府城,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生意了。

  这一次交易,文启东准备的是现银,当文启东喊蔡老三几个人到房间搬银子时,对文启东房间内堆的几万两银子很是诧异。

  但基于道士的虎威,几个人也不敢质疑道士何时搞来的银子,手脚麻利的把房间中银子装箱打包。

  文启东拿出来的银子,都是用制造机重新提炼过的,当然不是提炼成纯银,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而只是把所有的银子重新熔炼一遍,把以前银子上的各种印记完全消除,把银子统一熔铸成,一两、五两、十两这三种规格的银饼,并且在每个银饼上打上凤山观的印记。

  严格来说,文启东是把藏在地窖,不再流通的‘货币’,帮货币的主人把银子从地窖里取出来,重新进行交易流通。

  本来这个活,是由以后的农民起义军来干的,后来入关的满清也做得的很出色。

  但他们都搞得动静很大,还太暴力,太血腥,拿了人家的银子,还杀了别人全家。

  哪有文启东这样悄无声息,这样‘温柔’。

  准备好了银子,就等马车准备好,装上粮食就可以出发了。

  督促马车的事,文启东交给了老耿去盯着,招车把势的活,由蔡老三来干。

  三天一过,老耿回来报告,马车都准备好了,蔡老三找的车把势,也在一天前聚齐。

  既然都准好了,文启东在第五天的上午,带着车队去购粮。

  光天化日之下,真金白银的交易,粮商没有出啥幺蛾子,近两千石粮食,顺利的装到了车行交付的二十多辆马车上。

  进城时是六辆马车,出城时,变成了近三十辆马车的运粮车队,几十辆马车,几乎排出了一里地的距离,浩浩荡荡的出了保定府城。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