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五章:回国的决定_秦歌一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底,以丝或麻葛为布,女子着丝履,男子用麻履或是葛履。

  刘羲是过来人,他当然知道怎么样做好靴子,他以皮为底,用木做两分,一为前掌,一为后跟,做了东骑皮靴。又以多重的硬皮为底,用葛布为面做了布鞋,无论哪种,都是舒服美观。已经有一批的东骑靴在魏国上市了。

  人生在世,不过吃穿,十五一众吃东骑美食,穿东骑快衣,这种情况下,想要离东骑而就秦,不能不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想也是知道,东骑的战斗理念是机动灵活,以杀敌为主,如果敌人势大,掉头就走。而在秦国,战斗一响,无一不是向前拼杀,所谓百死亦向前,不过如此了。在这种森严的军下,如有退者,当真是百死无疑,死还要连累乡里,害及自军。两种军事理念,仅是此,就注定了十五一众回到秦国的下场。刘羲歹毒的向秦人们做过了暗示,对此,十五等人都是深以为然的,这一点更是加剧了他们的选择的艰难。

  这就是人才问题。比如老白脸范蠡,他在楚国郁郁不得志,到了越国后,经历了越国大灾,这才一跃而起,声动天下。再如卫鞅,在魏国,他只能当一个中庶子,可到了秦国,他就飞了,李斯,游于列国,也不得志,可在秦国,最终成了当朝第一相。

  这还是轻的,到了后期儒家独大了的时候,就真正可怕了。一个人,不以真才实学而闻名,必要会那寻章摘句的小道才可以做大官,才可以名动天下。李白诗名传天下,但他一向是认为自己的诗才是最没有用的,他认为自己剑好,兵好,会多国语言,可这却是没有人在意的。

  打个比方,在唐宋明这些儒学至霸独大的时代,周华健!会做诗会谱曲可以当财政部长(户部尚书);崔健也会作诗,重金属摇滚乐痴迷了一代人—可以当国防部长(兵部尚书);还有一人,做得“哼哼双截棍……哈哈双截棍……哼哼哈哈……”好诗啊好诗!绝世无双,深受追捧——如此人才,可以胜任司部长(刑部尚书)。

  到了清朝,更可怕,因为文字狱,写诗作词不行了,但是可以对对子,于是,像俾斯麦不会对对联!中国废材,不给他出头的机会;戏子出身的里根不会对对联——也中国废材……丘吉尔、罗斯福——一群废柴。他们搞得战后复兴、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算什么,奇淫巧技!

  而中国,有一个七岁小娃娃会对对联,除此之外只擅长尿裤子—好!!他就可以当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大人,这就是大清“国力”上升的体现,是康乾盛世,需要用影视剧讴歌之纪,该剧收视率挺高。)。

  现实就是,在东骑,可以做将军,做大官,居华屋,吃美食,穿新衣,到了秦国会如何?吃食不放盐,打仗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