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一章:一洗轻尘_秦歌一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报要情,及时到位,有功于国,其功必赏!然,国中儒化,生死大事,竟然不查,此……功过相抵,令北秦国家安全部,彻察儒化官员,各职部均应配合,不可纵容一个儒化官员,也不能放过一个儒化官员!另……赏安全总长万元奖金!以资勤勉!”

  安全总长一下子跳了出来,感激道:“臣万以难报君恩……”心中的狂喜……那就不要提了。别看北秦侯在诏令中定他了一个儒化失查之罪,那是乱安的,真正是怎么个回事,北秦侯能不知道吗?儒化的问题太明显了,这并不是北秦侯的失察,也不是别的什么原因,根基在于,很多的法学士子和墨家的士子,都是学儒出生的。北秦影响着这些文人士子的学术观念,但同样的,那些儒家的文化也在影响着北秦的官员层。一定要说明,儒学是十分并非常具有欺骗性。从通常的角度来说,儒学对于一个人的个人修养,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我们平心静气下来,仔细的看着,儒学的确是有其吸引人的之处。文人的真正风骨,那种儒雅,还是很有特色的。但可惜的是,天下间真正可以达到儒学要求的那种人……太少了。

  而以一个学派来说,儒学治国……那种惨痛,是我们现在都理解的,历代信儒者,信出了一个二十四代亡国史。信儒而亡,比比皆是,打天下的都是武夫,那些文士们嚷着治国不可无儒士,开始的时候,开国之君治理着很好,他们用实学,务实,让国家兴盛起来。

  可是当国家平静下来之后,儒风大起,国家也就要亡了。独儒,就是独出了这样的结果。

  北秦侯可以容忍一个人学儒,也可以容忍一个人做人有儒风,但他绝对无法容忍一个人在治理国家或任其公职的时候也去挥自己的儒义,那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北秦侯绝对不容许自己的政治里有这样的邪恶种子!儒家三大恶,一好虚名,二好虚荣,二好虚利。

  好名,就喜欢那所谓的名声,为了名声,他们不顾一切。明朝的时候,有的大臣为了得到名,不管不顾的和皇帝对着干,皇帝说什么,他们都要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反对皇帝可以让天下的读书人相信他们的正直,这种求名简直到了病态的地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装B。而且是装嫩B。结果大明国给老天爷往死里劈。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就不要说了,什么金虏、流民,造反的势力,层出不穷,最后让整个大明毁灭在这样的时代里,叫你装B。

  好荣,一个个为了当官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他们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不顾着什么大义。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那些想当官想上进想疯了的人,他们可以慷慨激昂的言而无信,坚定不移的背信弃义,大义凛然的卖主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