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一篇低分炸裂的作文_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有不同,但训诂方法却大同小异。求义方法上,多采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以义求义之法,既求义,又证义。证义方法上,多采用“以义证义”和“以声证义”。

  ……

  例如,“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对于此句出处、背景以及相关释义,焦循引《书序》《伏生大传》《尔雅释诂》《礼记·檀弓》等考辨文字,进行详尽论证,步步推导,乃至洋洋洒洒一页有余。杨本则简明如下:

  时日害丧:时,指示词,此也,相当于“这”。害,同“曷”也,何也。这里是“何时”的意思。有人把它解为“何不”(以“害”为“盍”,不可信,朱珔小万卷齐文稿卷七与狄叔颖论四书质疑书有详论,可参看。)

  ……

  论文引经据典,生僻晦涩,但语文老师越看越开心。

  不管李亦儒写得对错,这篇文章根本就不是一个普通高中生能写出来的,给你个机会让一个高中生瞎编,估计都没几个人能编出来!

  结尾:

  通过对《孟子译注》的文本梳理,以《孟子正义》为参照,大致可归纳出《孟子译注》的训诂特点:一是训诂求证过程简化,训诂方法并用;二是训诂用语与时俱进,古今并存;三是全译直白流畅,点注简明扼要。而探究其训诂特点形成背后的原因,总而言之,是注家个人的选择,是注书读者的限制,更是注书时代的要求。

  语文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吃惊地看到了文章最后缀着的参考文献和注释: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2]焦循,撰.沈文卓,点校。《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

  [3]刘瑾辉.焦循《孟子正义》的疏证特色。旭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

  注释:

  1,周辉.从《孟子正义》看焦循对“疏不破注”成法的突破。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05).

  2,杨伯峻,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

  语文老师怔怔然,半晌没缓过来。

  那么短的考试时间内,有些学生作文都勉强才能写完,李亦儒不仅仅写完了作文,而且还写出了超过作文字数三倍左右的文章!

  多少学生连憋作文都憋不出来,李亦儒能一气呵成写这么多。

  关键是,这不是普通的作文,这还是一篇结构严谨非常正规的论文啊!

  李亦儒不构思的么?不查阅整理资料的么?

  最恐怖的是,后面的参考文献和注释,都完整地罗列了那么一大长条!这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做到?

  语文老师自我衡量了一下,如果换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