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人才流失和昆仑问道!_科技最狂潮斗罗之科技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材料科学家都是华人,但除了一个在反动派弯弯省,其余全部在北美,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卖命。

  接着往下看,排名第二十的段镶锋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排名四十九的任志峰在休斯顿大学,排名六十二的鲍哲南在斯坦福大学,排名第六十六的蒋业明在麻省理工大学…

  合计上榜材料学家十五人,其中只有排名第四十三的万梅香,和排名第九十九的孟祥敏,目前在中科院工作。

  十五个人,只有两人留在国内,这是怎样惨烈的现实啊。

  唰~

  高原将这张打印纸放在桌上,但他想了想,又翻出一枚图钉,直接钉在墙壁最显眼的地方!仿佛是要用这张纸,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

  见到高原这个举动,列维惊讶中又带着几分敬佩,他开始真正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并没有那么简单。

  “多谢您的提醒。”高原说道:“本来我对于以后的事情,还没有特别坚定的信心,但现在,我已经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

  列维微微一笑,“这么说,您终于明白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了?我承认,高原先生或许是个异数,没有留学经历,也不打算为美利坚效力,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这样想。”

  “目前这种情况下,就算高原先生能够控制局部,却对整体战局不会产生太多影响,毕竟世界需要一大批天才去建设,而您只是其中的一个,一个人,是没可能改变世界的。”

  “既然如此,何不顺应潮流呢?X纤维再好,也要由我们北美的研究体系评级,高原先生您再优秀,写出来的论文,也还是要在我们的学术期刊中发表。”

  “有个成语叫螳臂当车,我不希望高原先生您成为那只阻挡美利坚战车前进的螳螂,那样,会粉身碎骨的。”

  高原轻轻叹了一口气,必须承认,中美之间差距依然很大,很难在一朝一夕间就追赶上。

  但是几秒种后,高原嘴角又扬起一抹弧度,对列维说道:“你说的很对,仅仅在工业和科技上追赶你们,还远远不够,什么时候能让天下形成一种共识,认为学中文是一种荣耀,到华夏工作是一种光荣,只有到那时候,我们才算真正意义的复兴。”

  “路虽然很长,也很难,但我愿意试一试。”

  “列维先生,多谢你的榜单,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这里也有一个东西给您。”

  说罢,高原拉开抽屉,取出厚厚一摞论文,交到列维手中。

  列维狐疑,但他看清标题后,随即露出兴奋的神色,快速翻页,然而当他翻了约莫数十页后,脸色再变,眉头紧锁起来。

  列维咽了一口吐沫,“这是您关于X纤维的论文?”

  高原微微颔首,“没错。”

  列维不解问道:“为什么是中文版?”

  高原露出一个关怀智障的眼神,“因为我的母语是中文啊。”

  列维环顾四周,“英文版在哪?”

  高原轻轻摇头,“没有英文版。”

  列维仿佛受到巨大震撼,“没有英文版怎么在科学,自然,这样的顶级期刊发表?”

  高原淡然道:“我没有打算在科学上发表,也没有打算在别的期刊上发表。”

  列维双目圆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难道疯了吗!?科学是地球上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对全世界学术研究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在科学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所有研究者的荣耀!”

  高原摊开双臂,表示不以为然。

  随后他又将列维手中的论文拿回来,笑着说道:“这个就不用先生操心了,我本就不属于任何学术圈子,也懒的和他们打交道。”

  “这篇论文以及其他后续,将放在我自己的网站上,欢迎大家来阅读,讨论,但如果看不懂,那也不是我的问题。”

  茫然中,一脸懵逼的列维走出高原办公室。

  他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会是这样一种结果,高原这个人好奇怪啊,他究竟要做什么呢?

  刚刚走出门,被外面的寒风一吹,列维当即打了个哆嗦,想起件非常重要的问题。

  “高原先生,您刚才说的那个网站,它叫什么名字?”

  高原抬头,微笑看向列维,“昆仑问道。”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