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九章 禹圣故法泗水清(二)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部首都必须慎重考虑的事。

  一年的时间,太漫长,许多事必须提前定好基调。

  这一次召集墨者高层的会议,本就是这个意思,从参加的人数上来看,算是一次扩大会议。

  适之前考虑过许多,墨者内部也有进行过讨论,因而此时便不遮掩。

  “我觉得这一年,主要做两件事。”

  “一个是挖掘灌溉沟渠;另一个就是私田的地契和变革沛地井田。”

  “挖掘沟渠,如今条件已经成熟。铁器工具优先满足沛地的需要,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挖掘起来要比别处容易。”

  “当年夫差都能令人挖掘邗沟,那时候估计还是用铜、骨、石,现在有铁,又不需要挖掘一条邗沟那么长的河,并非难事。”

  “也未必要在一年之内完成,但一定要尽快开始挖掘,哪怕是分成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完成,但不能因为看起来难就不去做。”

  “我们毁掉了巫祝,总需要一个水旱不忧的存在。”

  墨子点头同意,说道:“你曾说,邺地的西门豹曾说‘民可以乐成、不可以知始’,这话到底对不对,就看沛县的这条沟渠了。”

  此时西门豹正在北方经营魏国插入赵邯郸、中牟两城楔子的邺,修水利的事西门豹确实是这样感慨的:民众愚昧,他们乐于见到成功,却不能够去想成功之前要做的开始。

  从沛地经营冶铁作坊的事来看,这话便未必对了。

  适对此笑道:“西门豹说的未必错,我们的办法他在邺地用不了;但一样,他的办法在如今的沛地也用不了。”

  “这便是宣义部的作用,让民众知道为什么要去做、做了后会有什么好处。而宣义部的话能被民众相信,又因为墨者的确做了许多利于他们的事。这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挖水渠的事,宣义部已经做了准备,这个不必担心。具体的河方数、水渠的方向,也提前有过准备。”

  “夏收之前、夏收之后,都可以发动民众做这件事。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件事要在夏收之前、墨者前往商丘之前做。”

  “因为这件事和第二件事,必须要联系在一起做。”

  一部分人已经知道为什么要联系在一起做,另一部分人此时还并不知晓。

  但很快,适就阐明了自己的意思。

  第二件事私分公田、承认私亩、征收私亩税、改军赋为税、改征召兵为义务募兵制,这涉及到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

  触及利益,如杀人父母。

  墨者需要手中有一支武装,随时准备应对本地受到侵害的贵族的反扑。

  不是说要分贵族的地,这没必要,而是斩断农奴和贵族的人身依附关系,这就足以让那些小贵族拼命。

  原本公田、赋田作为贵族所有,上面的农奴归属于土地,他们需要为贵族履行封建义务:种植、收获、开垦、狩猎、采冰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