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八九章 革故鼎新策无穷(十二)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人还是有优势的。

  三晋若败,则三晋必然不会签订弭兵盟约,到时候按照墨者的说法,曲在三晋而不在楚。

  至于楚战败……楚王则是从未想过,觉得以自己的雄才,三年之内必能占据上风。

  三年之后,利用三年内积攒的威望,利用弭兵会带来的和平,进行国内变革,也未尝不是个极好的机会。

  他却不知道,适选了三年这么个诡异的时间,看似是要说服各国君主,实际上……则是包藏祸心。

  盟约的签订肯定是各国君主签订,三年内,天下将要死一大批的君主。

  秦、赵、韩、楚等等,这几国都要死君主,而且几乎是集中在一两年之内。

  继承权之争、变法派与守旧派之争、三晋内部的纷争……都将在一两年之后全面展开。

  适根本就没想过这条约能够执行,更确信各国谁先完成变法、完成技术革新,都会撕毁盟约对外扩张。

  墨家没有把利天下这样的事,寄托在一张必定会被撕毁的条约上。

  三年之期,看似对楚人有利,实则对墨者有利。

  楚人自然认为自己不可能失败,但墨者却也认为这一次可以不借助三晋之力击败楚人逼迫楚人退兵,从而威震天下。

  春秋时代的残余,各国有资格会盟的贵族们在战争中打的头破血流,但在平时仍旧是亲戚和朋友,这种事常有。

  无论输赢,三年之内楚国与墨家都不会有极大的仇怨,无非输赢而已。

  楚人盼着三年之约,能够放心大胆地占据战略主动,也可以放心大胆地攻城不会被墨者因此拒绝三年后之事。

  适则盼着三年之约,能够说动楚王答应下来。

  ……墨者是重祭祀的,那就需要一些仪式,而祭祀仪式似乎没有比这座之前遗留下来的木塔更为适合的地方了。

  主祭的,必然是墨者,到时候具体怎么祭祀,还不是随适怎么说。

  适给出的三年之期,在最大程度上让楚王没有了任何的顾虑,觉得完全就是有利而无害的好事。

  而适的话中,故意留出的一些鱼饵,也让楚王心动。

  按适所言,似乎一个君主如果能够做到让墨者认为可以“利天下”,那么墨者便可以帮着其“定天下于一”。

  这种诱惑,源于墨者的技术,也源于墨者展示出的实力,以及庞大的士阶层储备。

  后有战国公子养客三千,但刨出去滥竽充数的,只怕数量上还不及墨者,因此墨者一旦走入明面,的确是一支可以让各国国君有心招揽的力量。

  而且这些力量似乎也正可以对抗那些贵族封君,至于怎么做才算是能让墨者认为是有“利天下之心”,在楚王看来这需要询问,也可以伪装。

  但,适说的一直都是“墨者认为你有利天下之心,才会助你定天下于一”,至于是还是不是……适说的不算,巨子说的也不算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