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三章 欺之以方真君子(三)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侵我的财产,我也不去侵你的财产,王公贵族也不可以随意拿走别人的东西,每个如同汗毛般渺小的个体都受到尊重且拥有自己的权利,那么天下可以大治。

  墨者不必提,法家则认为,万事不可法古。什么儒家的周礼、墨家的圣王,都没用。凡事只需要用符合当时情况的术与势,富国强兵,待到一统之时,大争之世已是古,到时候再不法此古,再行定夺。

  如此一来,这就涉及到想到达到目的,是不是只有一种办法可行的重要问题。

  公孙泽明白,夫子逝后,儒家势危而非势微。

  此时还未有阴阳五行之说,也未融合方士之术,最是艰难的时候。

  如果不能证明想要达到天下大治只有一种办法可行,那么天下之君王恐怕都不可能会选用法古井田周礼的方式。

  只有证明想要天下大治这是唯一的办法,君王才会弃异端而行正途。

  倘若不能证明想要天下大治只有一种办法可行,也就给那些异端和禽兽提供了机会。

  放眼天下,是礼;放眼盈不足之题,便是古法的盈不足之术!

  正如为人兄不友弟不恭,则很可能不孝;为人不孝,则很可能犯上;为人犯上,则很可能作乱……这是一种递进关系,哪怕再微小的事如果不守正道,都可能发展到犯上作乱的地步。

  只是盈不足之题,与天下大治不同,此时天下并未大治,所以诸子百家都说自己的方法适唯一可以大治的方法,无法验证。

  除了立足于现实不法古的法家,剩下的都在从先王三代中寻找合法性,没有一家可以全然地推演出牛耕铁器的条件下将来该是怎么样的。

  可这盈不足之题,答案却是唯一的,也是可以检验的,然而适的方法确实不是盈不足之术。

  众目睽睽之下,适却咄咄逼人地反问他答案是什么,他心中叫苦,却又无可奈何。

  眼看着周围众人都在等他答案,他也知道若是这时候解释一番答案虽对但是算法不对,恐怕又会被人嘲笑。

  若是被有道之士嘲笑,也就罢了,所谓不笑不足以为道。可是被这群庶氓嘲笑,他却丢不起这人。

  嘴里喃喃地念叨了几句,终于紫红着面皮道:“这一局,算你赢了!异端之术,可用而不可久,非能教化万民。然而想你们墨家无君无父之辈,量你们也不懂其中大道,能说对了数目,就算你是对了吧。”

  算这一字,用的极好,深得战而胜之却不忍心残害所以自己认输之三味。

  旁边围观的人却不管这个,轰轰地发出笑声。

  更有几人,高呼着适的名字,也幸好此地穷困而无牛皮之鼓,否则六指这样的孩子非要擂鼓助威不可。

  这样的欢呼让适很高兴,却绝不是惊喜。

  这一场胜了,本在情理之中,如果连九数都胜不了,那他也没勇气和公孙泽相比。

  此时周围的叫好声,在公孙泽看来或许是种羞愧和屈辱,在适看来则是人心可用。

  这欢呼不只是欢呼胜利,更是欢呼胜利之后隐藏的那些希望。

  适回过头,冲着那些跟他学过数数的孩子们道:“你们啊,要努力去学这些东西。待抵乐土,尚贤而任,你们便可以成为管粮米的粟吏、成为丈量分地私用的亩正。而想要抵达乐土,这样的人是不可或缺的,不要总指望别人,自己也必须为那一天的降临而准备。缺了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让地尽其利呢?”

  那些孩子们纷纷点头道:“知道了。”

  身旁的大人也频频点头,朝那些孩子们投以希冀的目光。

  公孙泽已经听不下去,也看不下去,知道这时候再不压下适的气焰,此地众庶定然会步入邪途,不可教化。

  看着适那番小人得志却佯装人师的模样,公孙泽忍不住大喝道:“第二局!比射!”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