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物辩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物的形态。”

  “比如说,一团泥,你可以做成陶罐。但是,天底下增加了什么物了吗?那个陶罐是泥做的,做成陶罐,这泥并没有增多。这是改变原本就有的物的形态,不能称之为增加。”

  “比如说,一张风筝。这风筝不过是布帛与竹片、棉线的重新组合。你可以做成风筝,也可以用这些布帛、竹片做成筛箩。所以,这是变更了物的组合,也不能称之为增加了天下的物。”

  “至于商,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什么都没有创造,只是改变了原本的地、时,你不能说天底下的物增多了。”

  高个之人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然兴奋起来,觉得已经胜券在握,正该乘胜追击之时。

  这是一种经济学观点,起源正是战国时代出现的“农家”,本质上也是对天地道理的一种探究,也是一种在“道法自然”的前提下重农轻商的理论基础。

  这种经济学观点经过千年的发展,在后世的法国大革命之前达到了顶峰,形成了重农主义这一学派。

  学派存在的基础,就是认为工商业没有让天下的“物”的总量增加,手工业本质上就是改变原本就有的物的形态、或者是变更了天下已有之物的组合。

  高个之人曾说过要反驳墨家的道理,就必须要釜底抽薪,今日所说的这些,似乎正可以从根源上解决。

  他既要乘胜追击,便提高了声调,看着索卢参的眼睛道:“工、商都没有让天下已有的物增加,但是唯独农耕稼穑,是让天下已有的物增加了。”

  “我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可以收获百粒。”

  “我春日养殖了一头牛犊,冬天牛犊长大增重。”

  “可工商都不行。你做陶罐的,并不能让陶泥的数量增加,只是改变了陶泥原本的形态。一斤陶泥做成陶罐,还是一斤,并未增加。”

  “所以我说,天下财富唯一可以增加的方式,就是农耕。因而,从你们所谓的天下财富总和的说法上来看,我们在秦地做的,也是正确的。”

  说完之后,高个之人一脸得意之色地看着索卢参,他觉得索卢参已经无法反驳。

  如果这个不能反驳,那么墨家的一些政策,就是不符合“天志”的,至少是推论错了天志。

  由此,墨家的政策本身,就被墨家道义的“天志为规矩”所打败,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圈。

  似乎,唯一反驳的方式,就只能从“天志为规矩”是否一定合理上来解决了。

  而且这个说法,此时听起来的确是没有办法反驳的。

  事实上,这种学派思潮,直到后世《国富论》和李嘉图学派兴起之后才逐渐被彻底弃用。这涉及到一些列的大部头的、哲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的论战。

  然而索卢参却淡淡一笑,说道:“你错了。”

  “最近一期的墨家的‘报’你看过吗?适在泗上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