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抱负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

  想到这,便想着这墨家行事,自己实在是学不来。如此这般,底层民众多心向墨家,心中明白泗上不倒,他们的日子便可好过些。若泗上没了墨家,他们的日子便要吃苦。

  可是墨家又不妨碍商人得利、田主经营,这些商人田主,比之世卿贵族,又宁可支持墨家,至少不会极度反对。

  如此一来,陶丘一地,又有多少人与墨家不共戴天呢?

  陶丘如此,宋地千里皆近泗上,又是什么模样?

  宋国的富庶,自陶丘便可见,吴起心想,若自己治宋,能够做到这样吗?

  仔细思索,终究摇头,知道若是自己治宋,断无可能让宋地如此富庶,民众开智。

  若自己治秦,只怕也是不可能如此,墨家若是治秦,又会怎么样呢?会让秦如泗上?还是也会选择胜绰等人的手段?

  若墨家治天下,都能让天下如泗上富庶、人民康足,自己入秦行政,自认不能够做到,那自己做的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反天志而动?反天下富足而动?

  既想到墨家所言的“必然”,自己为求功名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到头来竟然是在害天下之民、妨天下之富?

  吴起认为,天下想要安定,必须依靠战争,最终达成天下定于一,便无兵灾。

  曾经的墨家,止不义之战,多助守城。

  而现在的墨家,则少谈不义,多谈诛不义,又有义师军械,想来也有这样的想法。

  既如此,自己所做的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天下安定之后呢?就算天下定于一,自己为天下之相,非为一国一地之相,如果做不到如墨家这般让天下富足,自己在这天下所做的一切,后人又将如何评价?

  从那菜农可以卖菜为生,到那些雇工和雇工之主之间矛盾的处理,这都是很小很小的事。

  但吴起志在出将入相,这些小事引发的思考,便是若他为相,又会采用什么样的手段?

  自己会允许那些田地集中于人手之中吗?自己能够保证那些田地集中于人手,又能让雇工可以求活而不苦极吗?自己可以让这些人感念自己而不怨恨吗?

  若做不到,自己如何能算是天下无双?自己所求所做的一切,到头来在那“必然”之下,最终都会沦为墨家嘴里的“害天下”之举。

  这一切,是因为这些年他已经受到了墨家许多道义宣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认可了“财富总和”的概念,认可了做事要遵循天之本源才能够做好,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思索。

  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看来竟是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难题。

  他一生都在求功名,当在魏国被冷落、在秦人邀请他入秦,在看到了陶丘的富庶之后,终于开始思索自己求功名的意义。

  曾经他以为,他有才能,可以施展,足以让天下震撼,只求一个可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