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大幕才拉开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赞扬。

  至少他自己都暂时相信了自己就是为了“利民之义”而诛杀了暴君,不但不是不忠,反而正是大义。

  现在唯一一个知道他曾提出了最残忍的建议的人,已经被他亲手杀了。

  正是论迹不论心,现在他的行为,正是举义之士,至于他心里是怎么样想的,又有谁人能够知道呢?

  现在,他成了宫室之内甲士的头目,有人支持。

  并且他通过言语和身份,让自己成为了这些宫中甲士的代表他终究原本也是费君的近侍,如果他遭受了处置,那么甲士们必然惊慌以致作乱,所以这些甲士成为了柘阳子确保自己不受新政损害的盾。

  杀至寝宫,一路流血,反抗虽多,但是甲士们既然已经动了兵戈,杀一个是杀,杀两个也是杀,而且若是杀的少了将来还可能被反咬一口,宫中可谓是血流成河。

  柘阳子回首看看这一路的血迹,心中自有计较。

  如今这场政变,看似已经成功,但实际上才刚刚开始,分封建制之下,都城的成败不代表成败,重要的是封地贵族的反应。

  当年楚国白公之乱,即便控制了都城,可叶公子高依靠自己的封地,依旧可以平定。

  甚至于后世秦灭楚,楚败亡,但最终楚国的贵族势力们依旧强大,最终也算是复国。

  而像是齐国、卫国、郑国的政变,大抵都是这样,控制国都的人未必是最后的胜利者。

  柘阳子明白。

  他饱读书史,看过春秋,读过左传,也看过墨家的许多关于政治和历史分析的书籍。

  正因为这样,他才比别的贵族看的更远,也看到了费国的事,除非把魏齐等国拉下水,变成一场旧规矩与墨家新规矩之间的圣战,否则绝对没有获胜的可能。

  但是,费君拒绝了他的建议。

  他不是费君,他依靠费君,所以费君不用他的意见,那么他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而且他并不愿意成为旧时代的殉道者。

  如果费君用了他的意见,提早逃亡,提早引各国之兵入费屠戮,那么他作为提出意见的人,便是晋文公身边的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

  可费君不用他的意见,在那种时候才选择逃亡,那么他就是纣王身边的恶来、飞廉。

  柘阳子很欣慰自己的决定,果决的人才能够在时代浪潮之中立于潮头。

  现在都城已经被控制,柘阳子在赌,赌墨家会不会出面支持。

  他观察墨家这些年的行为,确信墨家不会做那种愚笨的空谈道义的人。当年潡水之战、复滕之战、援最之战,墨家无一不是主动出手,一举打开了泗上的局面。

  在柘阳子看来,复滕之战的后续是潡水之战,潡水之战的后续是援最之战,驱逐了越国、阻碍了齐国,墨家不会允许其余人染指泗上,若不然当年援最之战就不必打。

  费国的贵族私兵甲士是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