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各取所需利非金(下)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贵族各站一边少说要乱上六七年,然后全面战略收缩,舔舐伤口。

  因而沛与彭城,这处在此时看起来是死地的地方,反而正是一处生机勃勃之地。

  南可入楚、北可传道齐鲁,又是丹水、泗水相交之地。沿泗水而上可通菏泽陶邑,沿丹水而下可通淮水邗沟。

  即将到来的最后一轮晋楚争霸后,战国前中期的主旋律是中原大战,这里也可以避开。

  他和一众墨者又对篡取一国毫无兴趣,这里的位置便极好。

  单单是那几处铁矿和徐州的煤矿,还有那些小国的逃亡人口,就已经足够适选择这里。

  而他也用“唐汉先生曾走遍九州,彭城与沛俱有乐土中所言的恶金矿,此物大利天下,然此物必须握在我墨家手中,我不信别人有行义之心,必取私利”为理由,很容易就说服了墨子。

  之前在宴会上,适听得心惊肉跳。以为墨子是那种一言不合只会讲道理的人,不想墨子竟然挖了一个大坑将司城皇陷了进去,心头大安。

  一旁的市贾豚可能看出了适之前的不安,悄悄触碰了适一下,叫他安心,心说只要先生认为是可以行义的事,哪里有做不成的呢?

  果然,在司城皇跟着墨子一起叹息、追思文王衍周易各有所得之意时,墨子停住了叹息,说道:“不过我这弟子昨日说了一个既不用减少赋税、又能行义的办法。司城不妨听听?”

  司城皇刚说完若有此法必然实行,这时候一听墨子说,哪里还能说不听,只好点头同意。

  墨子看了适一眼,适起身行礼后道:“昔日越王授子墨子五百里之地,先生却因为越王不能行义而拒绝。如今先生仍旧不接受封地,因为封地的俸禄是归于先生的,这是将先生的大义出卖。我的办法,既能不售先生之义,又能保全赋税。先生难以决断,所以请司城定夺。”

  司城皇微微点头,心下也没有敢小看适。

  这人虽然此时名声不显,但司城皇相信以墨家之人才济济,若没几分本事又怎么能跟随墨子前来?那市贾豚名声早显,这人能与之同行,不可小觑。

  适的理由早已想好,但今日听了司城皇要谷米的理由,便又多出一条。

  “我自幼随异人学稼穑之事,自认有些手段。所以可以包一地之税,而让民用也足。此手段大有裨益,若司城与君上能答应先生的行义之道,我便推行全国;若司城与君上不能答应,我便只好包其一地,不减赋税而足民用。”

  他稍微解释了一下包税的意思,司城皇便明白过来。

  此时没有这样的事,但有差不多的事,比如一些大的商人会承包铜矿锡矿,每年上缴十分之三五的利。

  但是征税权和土地这样的事,还真没有过。

  贵族的封地与之不同,贵族封地的赋税是交给贵族自己的,而不是上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