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八章 新生(下)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文侯始知西门豹“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又见民心可用,这才放心。

  历史上西门豹在邺地的名望极高,哪怕后来数百年后汉王朝建立,因为西门豹规划的水渠阻挡了御道,决定将三条支流合并只留其一。

  然而民众却根本不听当地官吏的话,认为邺地只有一个郡守,那就是数百年前的西门豹,而这些沟渠正是西门豹规划的,他们不会同意更改,最终当地也不得不采取变更御道的方式,没有激起民众的不满。

  从西门豹治邺以来,也就最开始“民不可与虑始”的时候被民众所怨恨过,之后漳河得到了治理、铁器和新的种植技术良种传入之后,邺地的水浇地使得邺地的百姓愈发富庶,民众对于西门豹的尊重也甚。

  如今许多年过去,邺地比起从前更加的富庶,按说民众对于西门豹的尊重会比从前更甚。

  可这一次击鼓,却有些不一样。

  上一次是爷娘相送,愿为郡守效死,各携粮食,奋声呼号。

  可这一次,却是人群默默,松散不齐,多有沉默不语,亦多有唉声叹气,或有嘴里念叨有词多言不满者。

  后世有言,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西门豹自有雷霆手段,懂得张弛之术,虽然轻薄徭役,但是当年治河伯二话不说就将河伯扔入水中,之后又要移风易俗,自然是法令严明。

  他做邺守,既是地方长官,也是军事长官,寓兵于农每年操训,军令也自严明。

  这一点西门彘知道的很清楚,现实散播消息,一旦击鼓,三次未至的就要处以惩罚,并非是那种滥好乡愿之德。

  这一次编户在内的农兵人虽然都到了,可是气势却是远远不如从前,并无之前那种“原为郡守效死战”的激荡。

  西门彘在人群之外,发现西门豹背着手在城门大鼓之前踱步,他知道那是父亲在紧张和气愤的时候才会有的动作,心想……这倒是也可以理解。

  民众聚集,军心不振,唉声叹气怨怼之色满脸,这如何能战?

  西门彘不知道父亲在想什么,可是看到西门豹走到了人群之前,询问道:“众位父老,十余年前此鼓双响,众人皆携兵持粮而至。”

  “今日站在这里的,依旧是我,为什么你们都变成了这个样子?”

  众人不答,西门彘心想,只怕父亲也知晓如今民众并不愿意打仗,尤其是三晋曾为同盟,如今又是为了赵公子之争,民众如何愿意?

  只是十余年前,也是打仗,也要流血,也要死人,缘何民众那时候会持兵携粮而从呢?

  他又想,今日叫他来这里看一些东西,难道就是要看这些民众的吗?

  这时候西门豹又问道:“我做邺守,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比之那些贪腐谋私的官长,难道不是值得称赞的吗?”

  这是实话,众人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