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六十二章 诛不义令(中)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堤坝天下诸侯共讨之我们也可以确定我们的义的一小部分,至少做到屠城、焚城事,天下共讨之,天下不讨,我墨家来讨。”

  “但威势之余,我们便做的有些张牙舞爪,身形毕露,天下诸侯、贵族,也定然开始紧张我们其余的义。”

  “将来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輮以为轮非一曝之功。”

  “为了将来的大战,我们现在就必须要做好宣传和准备,有些为了局势不得不隐藏的话,已经不能够再隐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民众知道为何而战、怎么样才能彻底杜绝天下的残暴。”

  “会盟诸侯,如葵丘而定义,那是治标。”

  “瓦解礼法宗法、开阡陌破井田、取消贵族特权和贵族封地,那是治本。”

  “若不然,今日我墨家强,魏人苦于赵中山之乱、楚人迫于陈蔡之变、齐人困于费地之争,或者不得不成盟,遵我墨家不屠城之义。”

  “将来我墨家不取天下,或是魏侯平乱、楚王变革、齐侯修养,盟约便不会有人遵守。一如第一次、第二次弭兵会一般。”

  “既要利天下,便要治本。本固,标自治。”

  “自子墨子创立墨家至今已六十余载。自商丘聚义而定规矩,也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我执掌了宣义部将近二十年,一直小心翼翼。”

  “从二十年前聚义定规矩,到彭城公造冶平叛月杀百族,宣义部的口径是行义。”

  “自潡水之战到前日南济水之战,宣义部的口径是约天下。”

  “这约天下的说法,可能要一直沿用到此次破齐之后的会盟。”

  “但在会盟之后,宣义部的宣传一定要发生变化。不再是行义、不再是约天下,而是要变成一天下之义。”

  “约天下,最多也就约束到诸侯不屠城、不弑杀、不兴不义之战。这些都是治标。”

  “一天下之义,才可以做到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变革天下的规矩、瓦解贵族封地这种产生残暴不义的基础,才能使得天下大治。这是治本。”

  “宣义部一定要搞清楚我墨家宣义的这三个阶段,并且迅速作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天下局势。”

  “若不然,不早作改变,迟早天下会出现泗上族一说,当与齐、楚、秦、晋各族并立,天下何谈兼爱?”

  在最后,适又说道“签诛不义之令,我赞同。”

  “但是,签发之前,必须要解决今后可能要面对的种种问题,需要整个泗上做好准备,需要墨家自下而上同义统一。”

  “我不是再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这件事还不签发诛不义令,那么墨家又和那些争夺天下问鼎轻重的诸侯有什么区别?”

  “只是如果因为一时的激愤或者愤慨就签发,其后果也是难以预料的。”

  “齐国经此一战,五年不能再履泗上。三晋闹翻,魏人五年亦不能南下。楚地新变,贵族多叛,五年亦不能再图淮北。”

  “这一次签发诛不义令,可以用约天下之剑的说法,说与诸侯。”

  “但对于天下民众、对于数万墨者,必须要说清楚天下纷争残暴事,不在于诸侯是否残暴与不义,其根源是分封天下贵族拥有封田对外扩张扩大封田的制度。要解决,不是依靠约天下之剑就能解决,而是必须要铲除这种纷争存在的土壤。”

  “斩草除根,土壤在,明年春风起,草籽随风复又生。”

  “不斩草亦不除根,将土壤刮走,浇灌铁水,便是柳絮草籽如雪,又岂能发?”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