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正本清源来日长(一)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亩一金的价格。

  四千斤粮食,和四千斤可以用于市场交换的粮食,绝对不是一个概念,相差甚远。

  九口之家一年可以产五六千斤粮食,但是刨除掉吃的和税赋,所剩余的不过一两百斤,还要应对被征召或是自然灾害。

  剩下的这一两百斤,才是可以用于与黄金交换和市场流通的货物,才是交换经济的起源。秋天收获的五六千斤,根本不能计算到交换当中。

  在适看来,这既表现出此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也体现出此时冶炼黄金水平的高超。

  既然是等价物,便不能不衡量其中的平均劳动时间,就算是挖掘黄金的都是奴隶,也一样需要吃喝。

  四千斤粮食,需要六名轻壮劳动力外加一百周亩土地一年的劳作。换而言之,每名淘金的轻壮劳力需要每年至少挖掘四两黄金才能够有利可图,否则的话贵族宁可将这些奴隶用在种植和开垦上。

  适这半年多比较了各种一般等价物的价格,心中也有了大致的计较。

  他不是那种借钱行善的人,更不是那种不计较利益得失的人,只不过他花钱买的东西,并不是常人愿意花钱买的。

  按照此时的等价物来计算,就算沛地彭城有金矿,此时也毫无开采价值,只会赔死。

  按照现在麻布一尺八到十钱的价格,一个劣钱大约换一斤粮食,这样算的话一名妇女想要取得独立的地位,每年至少需要纺织三十尺麻布,才能保证自己饿不死和有衣服穿,从而不再需要依附土地。

  这时候纺麻需要从浸麻、撕皮、搓绒到织布一条龙,一般妇女难以纺织三十尺布,在村社中的地位也就不会太高。

  如果在沛地推广棉花,采用集体合作轧花搓条、单独承包织布的办法。

  不算棉布新奇导致的溢价,加上农业和种植技术的革新导致的粮价降低,一名妇女只需要每年织四十尺棉布就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能纺四十五尺棉布就可以超越此时家庭农夫的地位。

  同样,如果能够种植各种新的作物、推广垄作牛耕,让亩产提升,扣除掉每个农夫每年消耗的食物,只要能让每人生产五百斤用于市场流通的粮食,那就相当于每个农夫可以余下五两此时的黄金。

  怎么算,此时将磨麦粉的手段换为黄金买耕牛和做准备金投入进去都是合算的。

  转包纺纱织布,赚取妇女的剩余劳动价值;让农夫以金属货币的形式分期赎买那些耕牛,以应对生产力提升而金属货币没有提升导致的通货紧缩和贵金属价格上涨。

  这样算下来,一年之内就能让沛地的剩余财富总和超越这些黄金此时的购买力,藏富于民。

  三年内就能用隐蔽的手段连本带利收到墨者手中,众人还要拍手称赞墨者行义。

  还附带一些用钱无法直接买到的东西——沛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