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八十五章 泰山之阳(三)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少次弓弦。

  老者半眯着眼睛,嘟囔道:“这弓倒是该校校了。”

  屋内并非只有一人,下首还有一人,躬身而听,心中看到家主如此淡定,新下也是佩服。

  暗道:“如今墨家已至梁父,都在传闻要把贵族的土地分给庶民,家主如此淡然,当真令人敬佩。”

  他非是老人的家人,而属于老人的“隶子弟”。

  老人为士,虽然身为上士,封地也多,但是作为士,不能够将家里事委托给同是士人身份的下士去打理,只能够用隶子弟。

  这些隶子弟,也多是他的远亲,亦或是有些本身但无血脉难以出身的人物,依附而生,也就相当于大夫们的家臣,但大夫可以有家臣而士不能有,便不能这样称呼。

  同是隶子弟,身份也自不同,有些隶子弟也就类似于佃农亦或是农奴,但有些则属于家臣。

  老人用长长的指甲最后弹了一下弓弦,问道:“梁父城内,今日又有什么事?”

  躬身那人急忙回道:“城中正在开仓放粮,民众不知大义,尽皆欢呼,皆言义师真义。”

  老人哼笑一声,满脸都是不屑之色,说道:“凤起于岐山,非梧不栖。世下之人,皆以为凤者不过羽翼绚丽,却不知道野雉便是学凤而栖于梧,也不过是贱鸟。”

  “鞔之适商丘之贱人也,这是想给自己找个姓氏呢,哈哈哈哈……”

  老人笑着摇头,躬身那人却不知道这其中的典故,却也跟着干笑,心道这是什么意思?

  他却不知道老人借用的是“鹿台散财”、“巨桥发粟”这两个典故,在羞辱墨家的主帅适。

  昔年武王克殷,便遣派四友之一的南宫适,散发鹿台的钱财、分发巨桥仓的粟米,使得殷商民众大为支持,没有大规模的反抗。

  南宫是官职而为姓氏,南宫适当时的名字,也只有一个适字。

  因为他官为南宫主观宫廷的内务,所以以官职为氏而得名南宫适,其后代受封于曾,如今是楚国的附庸,公造冶的父祖辈为冶师的时候还受聘于楚王为曾侯铸编钟而贺。

  南宫适当年主管鹿台散财和巨桥发粟之事,现如今梁父也正在做此事,老人便以此事嘲讽,那隶子弟并不知晓,但也猜到并非是什么好话。

  笑过之后,老人又问道:“城中还有什么动静?庆子和公子午的大军有什么消息?”

  躬身那人摇头道:“公子午的大军并无动静,仍在赢邑之南,不知进退。前几日派出轻兵欲查看赢邑附近的山路,被墨家义师骑兵冲散,这是前几日的消息了。”

  “至于城中……墨家已经在宣扬分田之事。”

  他先说了田庆大军的动静,然后再说城中的事,因为他是老人的心腹,知道老人在担心什么。

  老人的两个嫡子,大的袭承了上士之爵,领军随梁父大夫先出费地,如今正在田庆大军之中。

  幼子在临淄,作为田氏的近侍内官,在临淄也有自己的禄田,临淄现在安全,倒是不用担心。

  为人父母者,都会先担心儿女的安危,贵贱在这一点上并无区别,家臣心中明白,既为心腹,若是连这点心思都不知道,那也未免有些不智。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