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五)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进言为齐社稷当诛公子午而震怒,先派人欲杀宁民公子,我等愤慨不已。”

  “匹夫亦有义,岂为钱财?”

  他说的大义凛然,正合他技击士的身份。

  技击士固然是雇佣兵,但成为齐国的精锐力量也要到战国的中后期,此时的技击士还是一群市井游侠身份的人,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丝侠气的,倒还不是中后期那群给钱卖命的专职佣兵。

  甲士首领听了这话,急忙相迎道:“真勇士也!”

  遂请那炮手的首领登上城门楼,点燃篝火浓烟,树立旗帜,以示城门已经被占领。

  城墙的城门楼,是城邑的制高点,也是城邑内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地方,这里竖起旗帜,正是为了振奋人心。

  所谓的宁民公子,正是太子田剡。

  当年田氏代齐,田和号:“利民、保民”,自导自演了一幕闹剧之后,逼得吕贷禅位。

  在得到周天子的正式册封给予名号之前,田和的身份一直是利民官、保民官之类的,不敢称侯。

  而利民、保民,也正是他上位的合法性称呼。

  直到后来获得了名分,正式取代了姜齐的祭祀,这才成为了齐侯。

  这些都是历史,也便都是经验。

  于是田剡依样画葫芦,将自己举事称为“宁民”,自号宁民公子,为的也是这个合法性。

  上位之前,他们需要“民之所愿、天必从之“这样的义。

  而上位之后,自然需要“天子册封、以守一方”这样的义。

  虽然一个简单的称呼,却也不是随便用的,在民众听来并无什么区别,但在士和贵族听来却要区分的很仔细。

  “宁民”二字,语出周制之礼,所谓地官之责,以安邦国,以宁万民。

  宁民二字,便出自此。

  地官之首,为司徒。

  昔年舜为尧之司徒,最终“尧老而无德,舜遂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所以自号宁民,意思也就是在向贵族们宣告,自己要效仿“舜囚尧于平阳”这件事,为了安邦定国、安宁民众,不得不做这件事。

  这里面的弯弯绕,不是绕给临淄的民众听的,但是效仿他叔叔当年以“利民保民”为号,自己取名宁民,却也正是为了获取临淄民众的支持。

  这一幕大戏在昨天就已经拉开,昨天在拒绝了进入宫室议政之后,田剡立刻在谋士的安排下一如当年他叔叔田和代齐时候那样,沿着最繁华的南北东西交汇的中心集市乘车而行。

  站在马车上,还不断地告诉民众:“如今墨家要议和,马上就可以不用打仗了,你们的亲人也要回家了。可是墨家提出的条件,是因为武城被屠之事必须要先诛田午,方可议和。”

  “昔年三监之乱,周公为天下安定,诛杀兄弟。我虽然没有周公那样的才能,但是为了临淄民众、齐之社稷,也不得不去规劝君上惩罚我的兄弟。”

  他不断地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