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郑国策(上)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韩的会盟就少了韩国一方,只剩下担忧被秦背刺的魏、和被国内集权变法搞的焦头烂额的楚,局面也好看多了。

  魏楚韩三方不能会盟合力,齐国就必然继续保持中立,不敢说话。魏韩齐楚都只能喊喊口号表示谴责,那么越国也就会安分守己。

  能够用外交斡旋的纵横家方式将宋国干涉战争避免,便可以再为泗上赢取几年的时间,做好全面的战争准备。

  而且,如果有可能,还可能提前引爆魏韩之间的矛盾,如果能挑动一场三晋内战,那么将来便更加有利。

  …………

  月后。

  郑都。

  将近二十年前的驷子阳之乱,已经彻底毁掉了郑国,曾经小霸过还射过周天子一箭的郑国如今只剩下二十年前大约三分之一的领土。

  驷子阳死后,各地分裂,七穆自立,驷子阳的余党最终也杀死了郑公,扶持了被韩侯杀死的幽公的子嗣乙为君。

  魏楚围绕着大梁、榆关、陈蔡的几次大战,总算是为郑国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驷子阳上台的原因,就是因为郑韩血仇,所以秉持的外交政策一直是对韩强硬,对魏逢迎。

  魏国乐于如此,魏国也不希望韩国做大,巴不得郑国整天和韩国打仗。

  驷子阳的党羽们统治的法理权,也正是依靠郑韩公族的血仇,谁反对对韩开战谁就是叛逆,以此保持着郑国高压之下的团结。

  而驷子阳当年为了结好魏国借魏之力削楚韩、收容楚王子定逃亡的事,使得郑楚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好。

  驷子阳是有雄心的,可错就错在高估了郑国的国力:的确,郑国算是变法比较早的国家,依靠着变法初期的民众归心,很是以小博大,暴打了几次韩国。

  但随着各国都开始变法,因为先变法而高出的国力很快被拉平反超,郑国算不得自取灭亡,只能算是乱世之下的拼死一搏,只是搏输了而已。

  当年要是趁着魏楚之战,韩国出兵楚国攻打鲁阳的时机一举攻下韩国国都,未必就没有转机,而且驷子阳也可以借此“报仇”之功,彻底击败七穆的其余六家,彻底把持郑国国政。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当年郑国突袭韩国,围困韩都,韩侯死,魏击攻适守卫的鲁阳牛阑不下,不得不退兵,使得墨家扬名,郑国却无端地又多了一个逼死韩侯的仇恨。

  现在负黍又叛逃归韩,韩国在颍水有了桥头堡,只要韩国愿意,两日急行军就能抵达郑国首都。

  毕竟从登封去新郑,也就短短不到百里的距离。

  宋国和郑国算得上是同病相怜,祖上都曾阔过,如今都被大国夹在其间,宋国政变的消息传来之后,郑国是最紧张的一个。

  不是紧张于宋国政变的结果,也不紧张那些平等自由的思潮的传播,郑国的执政者紧张的是魏韩关系的再度缓和。

  每一次魏国需要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