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三章 卖价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大夫都当不上,很可能被审判以弑君之名杀死囚禁。

  若是完全将民众交给墨家让他们组织起来,那么薛、费、滕等泗上诸侯就是个例子,到时候民众崛起,索要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还能剩下什么呢?

  那近臣又道:“君上,我为您的臣子,所富所贵,皆出于君上,所以我才为您考虑。”

  “驷氏一族不降,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破城,其余六穆之辈必要杀戮他们以复当年政变之仇,他们可不是爱您忠君啊。”

  “郑城虽大,嚯嚯数万,可真正为您的利所考量的又有几人呢?”

  “庶民之辈,狼子野心,贪婪无厌,民众是养不熟的狼子。”

  “您今日答应墨家,守城的时候拆除民众房屋要赔偿,那么明日他们就会索要土地、权力、以及墨家所言的平等、尚贤、制宪之类的一切,哪里会有止境呢?”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庶人不知礼,心中只有利,却无义。不知感恩,不知忠信,他们才是您最大的敌人啊。”

  “与魏韩,尚可谈,至少还守礼。与民众,不可谈,泗上众国就是例子!”

  “到时候社稷危亡、宗庙倾隳,这是不能不考虑的啊。”

  这些话,正说到了郑君乙的心坎中。

  这也正是驷子阳之乱后这么多年,郑国一直没有和墨家这个有非攻、大不侵小之义的组织联系的原因。

  正如近臣所言,驷氏一族誓死保卫郑国,是因为爱他忠君吗?

  不是,驷氏一族也只是为了本族的利,为了各自的命。

  郑君乙不是被杀的公的儿子,而是公的侄子,本来这个君位也是捡来的,也算是半个傀儡。

  当年幽公和韩国作战,被韩人所杀后,驷子阳以复仇为名登上相位,立了幽公的弟弟公。

  后来驷子阳被杀,公随即也被驷子阳的余党所杀,便立了他为郑君。

  那一次郑国政变死了太多的人,太多的家族被屠灭,七穆中其余六穆的力量还很强大,分裂出去,可以说驷氏一族是魏韩最不可能接受投降的一批人,所以他们才死战。

  以至于之前有人讨论是不是要开城投降的时候,掌握大权的驷氏一族立刻以“谈降则为国贼,皆可杀”的大义名号,杀死了提议投降的一些人。

  郑君乙没参与当年的政变,可最终还是因为弑君之人立起来的,魏韩讨伐的名义中也有这一条,郑君乙是希望抵抗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利,现在天下已经乱了,墨家加快了天下的混乱程度,原本的统治手段已然不能照例统治下去了。

  民众一旦开始觉醒,一旦开始接受索要他们应得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道理,泗上的那些诸侯国就是个例子:最终亡了国、亡了社稷、亡了宗庙。

  二十年前商丘之变,近在咫尺,郑君乙听近臣这么一说,怎能不紧张?

  况于,郑国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