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章 猜测_人世间:逆转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沙队长一边轻轻的抚摸着那杆长枪,一边用满是追忆的口吻,娓娓的开始了他的讲述:“这一杆步枪,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识它的。

  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咱们的八路军,为了制造出一把自己的步枪,以捷克式卡宾枪为基础,结合了我军的具体作战风格和需求,设计出了一把无名式马步枪。

  后来抗日战争中,我们的武器弹药匮乏,严重影响了我军的战力。领导人提出了要求: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

  于是,咱们的专家们,又结合着咱们军队山地游击战、近战、白刃战的各式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最终,设计出了这一款人工和机械制造相结合的马步枪。

  当时咱们一穷二白的,什么都缺,不得不想了许多土办法:设备不配套,靠手工操作;动力缺乏,靠人力摇大轮带动机器;没有材料,靠缴获的铁路道轨;利用磨盘打造枪管孔洞,用纺车式土镟床拉出合格膛线,改进淬火工艺,解决了枪机撞针和刺刀硬度等问题。

  这种枪,后来被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它是咱们自己制造的第一支制式化步枪。是咱们军队,在抗战时期产量最大的制式步枪。

  可以说,他为我们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后来的蒋二秃子,都立下过不可磨没的大功。”

  周秉昆听了沙队长的解释,一时间只觉得胸腔之中,似乎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烈火。

  原来,这把枪,就是传说中的八一式马步枪。

  这不仅仅只是一把枪,它还蕴含着那个时代中,工农红军抛头颅洒热血,为这个国家的前途肝脑涂地的精神。

  周秉昆一下子就理解了,沙队长为什么会那么深情的爱抚着一把步枪。

  于是,他也上前了一步,伸手轻轻地触摸了一下这把八一马步枪,试图去感受一下革命先辈们,留在这把枪上面的精神与意志。

  他缓缓的触碰着这把马步枪的枪托,来回的轻轻摩挲了一下,随后又探身试着接触了一下枪管和前面的刺刀。

  金属的冰凉手感,微微的刺激了一下周秉昆的神经。在经历了最初的感性于怀缅之后,周秉昆的脑海里面,不由得泛起了一个疑问:

  “既然这把枪是当年八路军先辈们的,那怎么会到了余炜的手里面呢?我绝对不相信,余炜会是当年的八路军。”

  周秉昆皱着眉头,开口向沙队长问了出来。

  沙队长听了周秉昆的疑问,先是嗤笑了一声,随后开口解释道:

  “当年这把枪制造的不少,有一部分流落在外,也不是不可能。再经历了这么多年,说不定是他买来的呢?说句实话,我也不觉得余炜会是我们军队的人,他不配。

  就他那样子,说他是蒋二秃子的人,那还差不多。”

  周秉昆听了沙队长的而吐槽,一下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