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5章 一片糜烂_大明国士孙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孱弱,可守城还是有一套的,满清大军这次突袭明朝,火炮携带不易,又不善攻坚,无奈,转而男下进攻良乡。

  七月十六日,攻下宝坻。二十二日,又拿下定兴,拿下房山。

  至此,整个顺天府下辖的州县几乎都被建奴大军犁了一遍。

  房山失陷乃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这地方是京畿战略高点,居高临下,朝发夕至,只要建奴愿意,随意就能杀到北京城下。一时间,京城人心大乱,朝廷也颁布了戒严令。

  这个时候,几乎整个顺天府但凡能逃跑的百姓都逃进京城之中。物价也是见天上涨,一斗米竟达到惊人的三百钱。按照明制,换算成重量。一斗米约等于一斤二两。在往日,也不过三文罢了。也就是说,此刻的北京米价一斤相当与三百块人民币,京城百姓生活的困苦可想而知。

  建奴大军如此猖狂,作为大明朝王朝的董事长,崇祯皇帝也不能不管。实际上,从登基那日起,崇祯就立志要做一个有为明君。

  鉴于建奴的攻势如此猛烈,崇祯皇帝召见六部、内阁群臣商议对策。如今的朝廷官员经过崇祯朝的几次大之后,能做事情的臣子已经被那群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所谓的正人君子扫荡一空。

  面对这如此险恶的局面,大臣们依旧是陈腔烂调,老生常谈,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军事计划来。最后,还是崇祯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

  当然,他这个办法也不新奇,不外是招各地军队入京护驾退敌。

  问题是,如今的昌平居庸关关隘已经被清兵拿下,宣、大军过不来。而山海关那边的关宁军早就是被建奴打破胆了的。至于山东军,更是远水解不了近火。

  而且,明朝军队也都知道建奴可不比烂得不能再烂的农民军,对上他们,自己可是没有半点胜算的。所以,各地明军接到急令之后,虽然也朝京城开来,却走得极慢,勉强做出一个姿态。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突然发现,平日里看起来精明强干的文臣们好象都派不上用场了。难道说,相信文臣,重用正直君子治国是错的?

  实际上,崇祯皇帝对文臣的怀疑这两年是越发地大了,感觉自己好象是被他们给忽悠了。这个时候,他突然有些后悔

  本章未完,请继续阅读下一页!当前第1页/共2页自己当年裁撤厂卫,限制内官和所谓小人的权力。

  这次,看来依靠文臣和君子们是不成的了。

  于是,崇祯索性将身边信任的太监都派出去做各地部队的监军,指挥军队对敌作战。

  此举自然又在朝堂里激起了偌大风波,引起了文臣们的强烈反弹。于是,上折子的上折子,弹劾的弹劾,甚至还有人指着崇祯的鼻子骂他的纣桀之君,让皇帝解释为什么要重用阉贼?

  面对着汹涌的群情,崇祯皇帝一时气窒,只得说太监动作利索,赴任速度比大臣们来得快。头天得令,次日就出城带兵去了。如果众卿家觉得朕这事做得不对,愿意出城带兵,朕也不会反对。那么,又有谁肯毛遂自荐呢,朕照样准了。

  耍嘴皮子,文官们自然是慷慨激扬。可一想到要出城和建奴决战,大家却都溜了边。

  如此,朝堂才算安静下来。

  文官不堪使用,可太监带兵好象效果也不怎么样。从七月份开始到现在,明军就没有同建奴打过一场象样的战争,到现在,也没有一支军队开进京畿战场。至于京营,出城都一个多月了,好象凭空蒸发了一样,根本就找不着人。

  明军如此不堪,更助长了建奴的疯狂和自大。阿济格大军在京畿重地如入无人之境,一路势入破竹,连破房上、安肃,攻大城。到八月的时候,攻入文安、永清,又拿下了雄县、遂安、香河、顺义。

  可以说,除了北京城,整个顺天府没有一处不受兵灾。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