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 第 156 章_被将军掳走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是以前,元里还需要忍,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实力一口气撒掉这么多人,也没有足够的官员人数填补上去。但封公之后,元里不需要忍了,他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能将这些官员全部换掉,因为他成了冀州和并州真正的主人。

  他也确实没打算忍,不过人撤掉可以,填补的官员去哪里找呢如果想要将幽州、并州、冀州大换血一遍,元里最少需要六百名官员。

  上哪里能找有才能、会识字、能做官的六百个人

  元里没有苦恼多久,一个早就有了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清晰。——科举!

  如今的选官制度还是察举制。世袭、举荐,豪强士族之间彼此缠绕,靠着血脉和关

  系铺开了一张大网,牢牢将官位垄断在了自己手中,让文字和知识成为上流人士特有的资源。

  普通的百姓们永远也接触不到这些资源,他们只能种一辈子的地,然后子孙后代也跟着种一辈子的地。他们不可能变为官员,百姓和做官之间有一条天堑。

  科举就是打破天堑的桥梁。

  为不具备贵族、士人身份的人提供参政的机会,借此打破豪强士族对官位和知识的垄断。科举是封建时代最为公平的官员选拔形式,是真正能让底层人一跃飞天的机会。

  元里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了用科举制代替察举制的念头,如今他成为了闻公,北方三州统一,即便他用比较另类新奇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没有士族和豪强敢置喙,他在自己的地盘搞,选的是闻公国的官员,又不是北周朝的官员,外人凭什么多说

  想到这一点,元里觉得他是时候将科举拿出来了。

  当天,他便召集了政事堂的官员,让他们将自己会在冀州邺县举办一场人才选拔的事情布置下去,并将这次选拔命名为科举。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科举将会进行分科考试,最后以成绩定取舍,最后选拔出来六百名人才。

  听到这件事,群臣都感到新奇极了。因为元里的身份足够高,又在部下之中极具威势,这又是元里成为闻公之后的第一个命令,众人都没有反驳,刘骥辛率先问道“主公,不知这''考试’是指什么”

  ”由我出题,学子们回答,看谁答得好,那便择优纳入,”元里笑着道,”此次科举,只看考试成绩高低,不论出身与籍贯。”

  ”什么”众人大惊,连忙询问元里关于科举更多的事。

  元里将其解释了一遍,受到巨大冲击的群臣良久回不了神,他们面面相觑,几个出身不好的幕僚已经明白这个“科举”对寒门子弟来说到底具有什么意义了。

  这是从未有过的形式,挨弃了出身和过往的功绩,只看自身的学识才华,在试题面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激荡的情绪在刘骥辛心中越来越大,几乎让他热泪盈眶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