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三章 或许是机会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从三路发起对宿州的进攻,夏贵与李庭芝唯一的退路,就是过了淮河,退往淮南西路所辖的寿春与安丰一带,若是继续在宿州坚持,可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战局居然恶化到了如此的程度,这让吴邵刚有些不明白,难道说夏贵率领的大军压根就没有抵抗作战,遭遇蒙军进攻就选择撤退吗。

  要知道攻陷一座城池,可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的,有些时候战斗残酷了,一年半载都不一定能够拿下来。

  若是夏贵一味的败退,不做任何的抵抗,那么吴邵刚率领合州御前诸军前来驰援,就失去了任何的意义,恐怕他赶到淮北的时候,所有地方都失去了。

  还有李庭芝,率领的忠勇军,接受的命令是驰援,他们究竟是不是在战斗,为什么败退如此之快。

  心里是这么想的,可嘴上不会说出来。

  吴邵刚在庐州没有停留,率领将士,迅速朝着寿春的方向而去。

  时间已经变得无比的宝贵,吴邵刚可不想空手而归,要说这三千多里地,一万将士辛辛苦苦的来了,还没有来得及厮杀,就垂头丧气的回去,那多难受。

  大军前往寿春的时候,沿途已经看见部分往回撤的散兵游勇。

  兵败如山倒,一支军队一旦失去了斗志,那就是乌合之众。

  前军指挥、合州御前诸军都统制蔡思伟,已经严惩了几个骚扰百姓的军士,更多的军士则是被强行的集中起来,跟随大军朝着寿春的方向开进。

  沿途也就是两天的时间,蔡思伟、杜小七和秦汉等人,居然收纳了近三千的军士。

  这个数字让吴邵刚有些发愣。

  十二月初三,申时,大军抵达寿春。

  还没有抵达城门,吴邵刚就感受到了乱糟糟的气氛。

  寿春已经从平日里的最前沿阵地,变成了战时的后勤基地,从宿州撤回来的军士,渡过淮河之后,必须要经过这里。

  寿春的城墙高大,乃是已故的建康都统徐俊重建的,迄今不到六十年的时间。

  南门通淝门最为壮观,其瓮城高达十米,底宽为二十二米,顶部宽为是二十米。

  北门名曰定湖门,紧邻淮河。

  通淝门前面的官道,是很宽阔的,左右有十米开外,而且官道的两边,也有一些酒肆和店铺,不过现在这条宽阔的官道,已经挤满了从北面退下来的军士,这些军士举止随意,毫无顾忌,有的低头朝着庐州府城的方向而去,有的则是原地转悠。

  合州御前诸军的到来,自然是引发了这些军士的注意。

  诸多拥堵在官道上面的军士,自觉的朝着道路的两边散开。

  马背上的吴邵刚,冷眼看着这一切,从这些军士的举止来看,明显就没有经历过什么厮杀,应该是跟随军官一窝蜂的朝着寿春撤离的。

  军士之中看不见什么受伤之人,也看不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