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各取所需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州城池,斩杀千余的蒙古鞑子,本府是真的钦佩啊,本府可没有想到,吴副将年纪轻轻,就立下了如此的功劳,放眼庐州府的年轻人,没有谁能够比较。”

  “苏大人的赞誉,属下不敢当,这一切都是吕大人指挥得当,更是诸多兄弟奋力拼杀的结果,属下是庐州府辖下江夏村人,若是没有苏大人之教化和关怀,属下也不可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

  苏翁奎的眼睛里面,终于露出一丝的笑意。

  “成熟谦逊,不亢不卑,且知书达理,吴副将十六岁的年纪,就能够表现出来如此的气度,老夫真的是没有想到,我庐州府有如此的俊才,这真的是老夫的荣耀。”

  苏翁奎改变了称呼,实则是抛出了橄榄枝,他相信吴邵刚能够明白其中之意。

  吴邵刚不笨,当然明白苏翁奎的意思。

  “属下是庐江府人,绝不敢忘记家乡故里,属下牢记一首诗词,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美,游子千里梦,依依桑梓情。在外征伐的两年时间,属下时时刻刻牢记这首诗词,现如今回到家乡,得到苏大人的眷顾,属下牢记在心,只要有机会,属下一定会为家乡出力的。”

  苏翁奎点头。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美,游子千里梦,依依桑梓情,这首诗词好啊,浅显易懂,游子之心跃然纸上,吴副将能够有如此的眷恋之情,实在难得,老夫相信,他日吴副将一定能够为家乡做些事情的。”

  话语说到这里,所有的意思基本都明确了。

  接下来,苏翁奎询问了吴邵刚家乡的情况,主要还是询问了吴邵刚家中的情况,得知吴邵刚的弟弟吴绍尊和妹妹吴绍岚都在家中学习,且专门聘请了西席先生,他点头赞许。

  从府衙所有读书人的查阅情况来看,上面没有吴邵刚任何的痕迹,但是刚刚与吴邵刚的交谈,让苏翁奎意外,若不是有着满腹的学问,是绝对说不出那些话的,也无法表现出来文质彬彬的气质。

  唯一能够做出解释的,就是眼前的这个吴邵刚,是一个奇才,或许是有着什么不能够明言的际遇,遇到了高人,学出了一身的本事。

  若是吴邵刚文武双全,那么将来的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稍稍的思索,苏翁奎拿定了主意。

  “吴副将气质不凡,学识定是不错的,可惜老夫没有机会见到,颇为遗憾,若是愿意,吴副将留下一幅墨宝如何。”

  看着苏翁奎,吴邵刚稍稍愣了一下,他本是武臣,没有道理展现文采的,苏翁奎为什么会提出来这样的要求,要知道南宋的武臣,学识方面实在不敢恭维。

  看到了吴邵刚的犹豫,苏翁奎笑着再次开口了。

  “当年岳武穆的一首满江红,不知道感动多少仁人志士,老夫相信,凭着吴副将之能力,只要用心,定是不逊于岳武穆的。”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