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五章 官多兵少_滨江警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又不安排,尤其农村兵。

  人家不可能呆在家里种地,有的出去经商了,有的出去打工,留在陵海的很少。

  虽然说按照法律规定只要本地有预备役部队,并且征召他们了,他们必须要服预备役,可秦副市长、沈副市长和预备役团的领导说的很清楚,要么不编,编就要编一个能拉得出、打得响的「拳头连」!

  人家大多在外地,你让人家回来人家就回来?

  就算人家愿意回来,来回的车旅费谁给报销,并且回来需要时间。

  韩渝根据民政局和三河街道人武部提供的资料,能打电话的用电话联系,没有电话的去村里找。

  一连跑了四天,结果只找到二十七个符合条件的退伍士兵。

  考虑到人家

  都在私人老板开的厂里上班,又去找人家的老板。跟人家老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人家的老板知道服预备役是法律要求的,所在企业必须支持,服预备役的员工在参加训练或执行任务时要照常发工资。

  总之,不能让人家来训练,结果搞得人家丢了饭碗。

  忙了一天,回到市区看女儿,韩工好奇地问:「三儿,招到多少兵了?」

  「爸,这是军事机密。你不能打听,我也不能告诉你。」

  「预备役算什么部队,还军事机密。再说我以前一样是军官。你只是个预备役少校,我转业前是中校!」

  韩工得意地笑了笑,又指指正在厨房里忙碌的老伴:「***军衔跟你一样,她转业时是少校,不过她是正规军。」

  韩向柠抱着菡菡噗嗤笑道:「三儿,你个假军官还敢在爸面前装大尾巴狼,也不想想咱爸咱妈以前是做什么的。」

  老丈人和丈母娘都是***干部,他们在部队时虽然是技术军官,但一样是军官。

  韩渝意识到没资格在老丈人面前嘚瑟,苦笑道:「我们开发区的退伍兵不少,可在家的不多。而且人家都有人家的事,虽然人家都愿意服预备役,但不可能做到一个电话就回来参加训练。」

  女婿居然也成了「军官」。

  韩工很高兴,问道:「你们是预备役,又不是正规军,你们跟民兵差不多,有必要搞这么正规吗?」

  「以前要求没这么高,据说滨江预备役团还是预备役师的时候,跟民兵一样都是在‘纸上编兵,。去年夏天不是刮台风、发洪水么,经济损失那么大,甚至死了人,上级突然重视起来了。」

  韩渝深吸口气,补充道:「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上个月联合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沿江地市各组建一个民兵抗洪抢险突击团,同时要求各地市的预备役团组建一个抗洪抢险机动突击营。」

  「机动突击营?」

  「就是有可能被调往兄弟地市抢险救灾,通知文件上写的很清楚,沿江地市的几个预备役突击营,要担当全省范围内重大险工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