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六十一章 中国工人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新港的位置上面,大兴土木,兴建了一大批的仓库。

  作为西北第一个海外的领土,这一个港口,西北是投入了巨大的力气的,甚至连移民都不少,加上工作人员,流动人口和军队,巴士拉目前已经有50万人了,已经有了大城市的迹象了,这在中东极为的少见。

  整个对德国的民工输入时几百万的,但是船队有单独的,有联合,每一次抵达的人员数量不等,民工们在巴士拉休整的时间也不长,少则三天,多则五天,二德国方面也把铁路运力给调整到了最高,几乎每天都有70列的客车,从巴士拉发往柏林,其中有半数,拉的是西北的民工,按照一列600人来算,每天可以运走万人。

  所以在巴士拉停留的,最多也就是5天,20万人,在西北的巴士拉新港跟德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仓储被专门拿出来,隔了不同的小间,让移民们住在其中,一方面做必要检查和休息,另外一方面,也方便德国人造册和登记。

  这是一个超过300万,6年接近2000万的劳务输出,2000万,或许对于中国来说,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大数字,可是对于德国而言,总人口不过是6000万左右的,几乎相当于三分之一的人口。

  这些工人们抵达到德国之后,德国会统一的安排,甚至为了这些民工,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民工司,专门管理这个,陆陆续续抵达的民工,都被德国接收,简单适应了之后,转送到了各个工厂。从进入到1914年开始,贯穿整个农历的腊月,这个工作一直都不停歇,经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已经形成了也一套完整的体系,运转顺利了起来,源源不断的安置民工了。

  欧洲大战的核心德国,在腊月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欧洲人是公历纪年,也就没有新年之类的,可是陆续通过3B铁路,运送过来庞大的,数百万的民工,着实让德国兴奋不已,这对于德国而言,不亚于一个强心针。

  中国人的生产能力,在之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和铁路建设兵团,已经尽显无疑了,这两大企业接管了德国国内的大规模建设,就连刚刚通过的德法边境的永固式防御基地,也是西北建设,高昂的效率,优秀的质量,让德国对于西北的生产力相当的满意,进而对于民工很是期待。

  西北的提醒,让德国发现了问题,在欧洲战争速胜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的前提之下,持续作战能力已经成为了主流,这种时候,哪怕一把步枪的生产,都尤为重要,这代表着国家力量耗费减少,可欧洲诸国,除了俄罗斯之外,都存在一个问题,人力应用的问题,特别是德国,德国交通断绝,再加上也没有很多殖民地的情况之下,无法从外围获得输血,在人力的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