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六十二章 德国春节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句古诗,也反应了在异乡的心情,人离乡贱,物离乡贵,更表现了在异乡的不容易,哪怕这些西北人的背后,站着的是强大的西北,在比其他国家更清楚西北强大的德国,再加上有求于人,在这个方面比较的重视,甚至在临近农历春节的时候,为来到德国的中国工人,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晚宴。

  王刚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在离开西北之前干过一年技工,实力不怎么样,却勉强达到了2级,这一次突击培训之后,就被派到了德国,作为克虏伯工厂之中一名普通的工人,他主要是给技师打下手,一些需要用力气搬动的东西,或者是体力活,只有在熟悉之后,才能够上机。

  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王刚之前在西北的时候,在技工领域的悟性不怎么高,可是语言方面却有天赋,不过是一个月的突击语言训练,他就掌握了简单的交流能力,来到德国之后,融入到德国的语言环境之中,更是如鱼得水,是克虏伯工厂之中,少数几个可以跟德国技师直接交流的。

  也因为如此,王刚成为了克虏伯工厂的临时翻译,并且跟随的技师是克虏伯工厂少数几个顶级的7级技师之一。

  7级技师,在任何工厂都可以被成为顶级技师了,克虏伯工厂有8级技师,而且不止一个,但是那都是在总厂之中,这么一个火炮分厂,7级技师已经称之为镇厂之宝了,除了少数精密件和重要的项目,否则让他出马的不少。

  王刚的师傅名叫科林。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现在德国,跟军工有关的企业,无不是在扩大生产的规模,克虏伯也不例外,所在75炮车间。是专门进行炮管加工,工程量和压力非常的大,可是让科林出马的不多。

  只有跑栓等少数几个项目,需要他来做最后的雕琢,而今天,就是科林出马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雕琢之后的跑栓,需要在他这里完成最后的精加工,虽然每一个加工的时间不会超过30秒。却代表着克虏伯75炮的荣耀,这不但关系到了精准度和射速,也关系到了使用的时间。

  一个不大的跑栓,被王刚抱起来,固定在机床之上,他小心的看着位置,这是进入到克虏伯工厂之中才学到的,原来加工东西。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力度。都有讲究,真正的高级技工,可以做到用这个技巧,来加强精度,做到普通技工无法做到的事情。

  达到这一步,王刚不知道挨了多少骂。最终,才做成了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让王刚顾不上劳累的,每个30秒到一分钟的时间。把一个跑栓放上去,几公斤的钢铸件,一次次的搬上搬下,这绝对是一个体力活,可是精神上却保持着高度的集中。科林30年的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