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重大突破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指标都超过了标准,我还没有上电压,估计上了电压会更好的!”刘志的脸上充满了笑容,有些兴奋的说道。

  “很好?”杨元钊点点头,接下来说道:“结构分析的如何了,有没有可能降低性能减重!”

  “这!”刘志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毕竟这一个核心机,都是幸运弄出来的,如果再重复这个过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是降低性能减重,这就有些困难了,这里面的东西没有吃透!

  看到了刘志的表情,杨元钊就知道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事科研工作的他,也很清楚这个难度很大,真的要从某种意义上面说,吨的重量,已经差不多可以了,不能说最为合适,却也可以应用到飞机上面,对于重型轰炸机来说,这完全没有问题,即便是中型轰炸机,考虑到其他的而一些结构,减轻400公斤的重量,也不是不能完成的。

  可是抱着万一的希望,杨元钊还是把手按在了核心机上面,他动用了一体机的扫描功能,认真的分析哪两种材料的情况,最终,整个雷达的性能一目了然,果然,这个雷达并没有达到性能的极限,如果保证核心电压,把其中的两个模块进行简单的调整,这个雷达的性能还会更上一层楼,会达到180公里左右,比最初的,足足提升了100公里,可是要想减重,几乎不可能。

  在一体机之中,也讲明了这个雷达之所以性能这么出色的,就是因为12个核心元件,特别是哪两种新的材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旦少了这12个核心的任何一个部分,雷达的性能都会大大的减少,连之前的都不如。

  整个核心机,一共拥有16个核心部分,其中的4个,已经是大量使用了新材料,减重的可能是有,这4个部件,加起来也不过是600公斤,全部减去才能够合乎需要,这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能够减掉三分之一,已经是天幸了。

  也就是说,性能无法减弱,重量也很难降低下来,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让杨元钊失望,原因很简单,雷达是要靠性能说话,在重量提高10%的前提下,性能提升一倍,即便是在后世,把飞机上面的每一个地方都精确到克的时候,也足以选择更重,虽然后世是因为雷达就是眼睛,雷达的测量范围,直接决定了导弹的射程,否则的话,空有300公里射程的导弹,没有雷达的精确导引,再性能出众的导弹,也只是一个摆设的。

  既然重量上面,很难的减少,还不尽如人意,多了400公斤,可是性能上的提升,可以让雷达的可用性提高了不少,不是每一款雷达,都拥有如此出色的性能的,即便为来建中成功,再加上重量,也未必能够达到到这个效果。

  明白了这一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