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九章 标准化_232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人们到达,特别是受过德国专业训练的技术工人的到达,一定程dù上面,对包头是一个冲击,这些人住到了包头,在刘澍安排的房间之中住着,相对比较集中,也没有去包头的闹市区,只是在靠近未来工业园的这一边。

  这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很是引起了一阵的轰动,包头是一个鼻塞的边塞城市,也不时的有洋行的买办前来,偶尔也有外国人前来,可是这么多,这么集中的,还是第一次。

  时间长了,包头人也就散去了兴趣,无所谓了,外国人是来工作的,也就是一个鼻子两个眼,这些工人,在德国,甚至是在远洋客船之上,都已经接受了初步的培训,不能说是中文入流吧,却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而杨元钊精挑细选出来的,一部分熟练的工人,还有一部分的青工,也加入进来,整个肥皂厂的人员达到了500人的,看起来很不协调,相互之间的磨合,还远没有到完善的程dù,却基本上可以保证一个年产3000吨肥皂厂的运行,总产量可以达到2500吨左右,在相互熟悉了之后,还有继续提升的可能性,这个基本上,足够想歪发售的了。

  第二天起,工人们就投入到了工厂的建设之中了,厂房好了,机qì也到位了,跟一个完整的工厂,开始生产,完全是两码事,需要调整和调试的机qì很多的。

  法里克被临时任命为工厂的负责人,他会跟约克,杰里,还有其他的一些技师们,调整整个工厂的布局,设计出合适生产计划,各种原材料,就交给了杨元钊了,大量的食盐,水,还有动物性油脂,都开始堆放在了仓库之中,这其中,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电力的保证。

  电解食盐水,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电,这个世界上面,电是方兴未艾的,基于电力的**,刚刚拥有了一个苗头,电解只是最基础的,电为动力的电动机没有大幅度发展之上,很多机qì还有家庭用品还没有出现,这个电解,只要保证电力就好了。

  从包头拉一根线,在这个时代,当然是不可以的,为此,杨元钊专门为工业区弄了一个发电机,5台800千瓦发电机,并联到一起,构成了日发电能力在4000度左右的小型发电厂,不但可以保证电解池正常运行,也可以为工业园提供一路照明线路,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电力到位了,原材料也到位了,在熟练工人的操纵之下,这些放了好几个月的机qì,终于在异国他乡,重新的运转起来,化工厂特有的异味,开始在这个厂房之中汇聚,可在德国工人那里,却是熟悉而兴奋的味道,他们终于有了工作了。

  看起来平顺工作,却在开始之后,显的磕磕绊绊的,一个上午,最少整个生产线停下来了数十次,至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