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辽及阳太子河的相关传说_重生抗日之风起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阳市位于辽宁省的正中,形状有点像缩小版的辽宁省。地形地貌颇有点奇异,是低山丘陵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自东南部边界白云山到西北部界河浑河畔,地势由高到低,从中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到平原,层次分明,海拔由1181米到50米以下,依次跌落,构成了东南高,西北低的同向倾斜缓降地势。平原占总面积的51,土地肥沃;山地占42,物种多样,出产丰富,还可依为屏障,拱卫城郭;太子河与浑河两水系质优良而量丰沛,灌溉农田滋养万物。辽阳得天地之独厚,堪称宝地,据考古发现,远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开发了。r

  在多民族、多政权的形势下,辽阳作为关外重镇,是军事势力攻伐征战的目标,惹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翻开辽阳城史,就是一部中原汉民族与东北游牧民族的战争史。r

  辽阳从战国至今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仅从“太子河”的传说就可窥见金戈铁马疆场厮杀的景象,坚固的城墙、巍峨的城门望楼在不同的朝代筑起,复毁于战火,只有护城河还在默默的灌溉农田。唐太宗李世民曾亲征高句丽,驻跸首山留下歌咏辽阳关山云月的《辽城望月》一首,其他描写辽阳的唐诗也多为与征战相关的边塞诗和闺怨诗,“征人歌且行,北上辽阳城”、“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我曾去过一处“野长城”游玩,名为“燕州城”,就在葠窝水库旁边。东晋末年,高句(gou阴平)丽(li阳平)部族兴起,公元404年占据辽东,改襄平城为辽东城。燕州城就是高句丽于公元五世纪初建立的军事山城。据资料记载:山城作不规则方形,城墙顺山势起伏砌筑,并砌有马面及护城短墙,周长25公里。r

  我当时并不了解它的历史,只惊诧于城墙的雄伟。那城墙已经大部分坍塌了,墙体是由一片片一尺多长的石片堆叠起来的,目测大概有三层楼高,四五米宽,从内至外都是石头,中间没有夯土,留下来的墙面齐整规范,灰白色的一道迤逦远去。想在城墙上走,就得不时的从坍塌的豁口,爬下来再爬上去,又高又陡让人提心吊胆。幸好这里没有因修复而至破坏,让我能够聊发怀古之情:1600多年前的古人到底怎么把石头堆叠的这么整齐的?又是怎么运来这么多青石片的啊?r

  从公元前3世纪的西周到17世纪的明代,辽阳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先后曾有6个地方政权立辽阳为都城。十世纪初,契丹族兴起,建立辽国。公元918年辽太祖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公元92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