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投靠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

  分封制下,此处不留爷,爷便带地投敌国,这是常有的事,也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相反,他们都咂摸出了如此做的好处。

  如果只是推公子放为君,那不过是费国的内乱,到时候齐、魏纵然出兵,也只是帮忙,最多也就是割让一两座城邑作为谢礼,而割让谁的那恐怕也是个问题:大家都为这件事出力,凭什么割让我的?

  而且齐、魏也未必会费心,可能还要担心遭遇抵抗,权衡利益之后未必会出兵。

  但如果效仿公孙会投晋、屈宜咎投韩这样的事,公子放自然做不成国君了,但是他们这些有封地的贵族依旧是贵族。

  在齐国做贵族和在费国做贵族,并没有区别,只有国君才在乎其中的区别。

  这样一来,等同于为齐、魏增加了土地,而且齐、魏的干涉也就名正言顺。

  本来费国作为鲁国分出去的附庸国,第一时间考虑的应该是鲁国,但是鲁国太弱了,他们觉得投靠一个弱国只怕未必能够成功,不弱一劳永逸。

  再者因为几年前齐国伐最之事,鲁国也是泗上非攻同盟之国,他们投靠鲁国,恐怕会引起墨家的不满,而鲁国国君也未必愿意要这块烫手的土地。

  楚国和墨家的关系这些小国的贵族读书少,根本看不明白局势,只能下意识地以为楚国和墨家结盟。

  而越国从潡水之战后彻底丧失了在淮北泗上的霸权,投靠越国也是不智之举,

  也就只剩下齐、魏两国可以投靠。

  此时却有贵族道:“只是此时公子放在武城,只怕他不能够同意我们以土投齐、魏之事。他如今正在斥责公子峦犯上作乱,欲举大义而召众大夫。”

  提议投靠齐魏那人伸出手,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道:“事已至此,公子放当死。可嫁祸于公子峦。若公子放举大义,我们如何投齐魏?不投齐魏,祭祀难保。”

  “投于齐魏,我们尚可为大夫。若公子放举义起兵,一旦被击败我们便要被都城暴民所杀。至于盟誓承认宪纲,更不可能。”

  “可阴遣人于齐、魏。待一月之后,公子放当死于暴民刺杀,吾等投齐魏为公子放复仇。”

  众人称善,那人又道:“我们如今困于都城,此时正该假意愿意盟誓宪纲,待时机成熟,再行逃脱。集结封地之兵,汇于武城,以投齐魏。”

  …………

  齐国,临淄。

  此时距离田和始立为侯已过去了四年,不过若是从当年那场临淄街头的闹剧流放齐侯自号保民开始算起,时间更长一些。

  田和已经老了,也深知自己可能熬不了几年了,幸运的是自己看样子可以熬死自己的兄长。

  田氏从“窃国大盗”这个成语的源头田成子算起,靠的是家族繁衍,广纳姬妾、不禁宾客只要名义上的儿子的办法来谋取齐国。

  大约是田成子自己忙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