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五章 泰山之阳(三)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因为孙璞身上残余的那点贵族血脉的缘故,而是在庶归田看来,在甲申年能够加入墨家的那些人,无一不是一身的本事、满腔的热血,在这样的人面前,自己知道的那点道理实在是可笑。

  他猜的也不错,能够派往梁父主持土地划分和清量的,却是也必须要是人才。

  这一次齐墨之战到现在,以博邑为界。

  博邑西北,济水流域,那里的群众基础要好得多,因为平阴军团的覆灭,大梁的齐人被俘之后经过了一番教育然后释放归乡。

  那些庶民正可以作为配合墨家后续工作的主力,博邑西北就要简单一些。

  而博邑东南,那里的庶民一部分隶属于梁父大夫先行入费,如今和临淄军团合流,并未被歼灭。

  大量的贵族在军中,并没有如同平阴那边被墨家的武力踩在了脚下,使得民众心中放心。

  而随军出征的庶民尚未被俘,乡间民众终究对于墨家有几分不信任,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梁父邑更是如此,孙璞被派往这里,也正是组织上认可了他的手段和本事。

  晚上的时候,庶归田等人和孙璞等一些年长的墨者一起吃了顿饭,都是军中的简单餐饭,互相认识了一下。

  饭后,在这些年轻人归去休息之前,在无人处,孙璞便叫住了庶归田,问道:“你父亲可还好?”

  这样的问题庶归田听得多了,也知道孙璞能够和自己多说这样一句余外的话,并非是因为自己,于是很是熟练的回答道:“身体尚好。很硬朗。”

  孙璞也就点点头,很是随意地问道:“我记得你兄弟姊妹四人?”

  “嗯。大姊和长兄都在赵地。仲兄在家,明年就要服役了。”

  既说是在赵地,再多的也就不用说,显然就是在高柳附近。总归是庶归田有个好爹,潡水一战后起名的事,墨家也多有知晓。

  这时候又有几个中年人走过来,孙璞便摆摆手道:“你好好做事,先去吧。”

  庶归田知道恐怕那些人是要讨论明日去往梁父的事,他只是个临死调用过来写写算算的,一些具体的策略他不能够知晓,便即离开。

  次日一早,四五辆马车载着这些年轻人,还跟随了四个义师的连队,朝着梁父而去。

  …………

  梁父城外,一处封田的庄园内,一名须发已白的老者,正好整以暇地在调整着弓弦。

  这几年火枪开始流传,不少贵族的家中也都会摆上一支,但是老者的屋内竟是没有半支。

  不但没有火枪,连同泗上的那些玻璃器等奢侈品也无一件,整个屋子干净的如同二十年前。

  长长的曲弓造型优美,少说也要匠人五年寒暑方能制成,弓弦轻颤,发出微微的响声。

  老者看起来五十多岁,身材魁梧,一看便知是个武士,粗大的拇指布满了老茧,也不知道这是勾拉了

  请收藏:https://m.yund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